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国际同行评审周】审稿人的神秘面纱 精选

已有 8642 次阅读 2017-9-13 16:14 |个人分类:国际发表要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国际同行评审周



为什么年轻的科研人员会想要成为审稿人?

  • 刚踏进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了要追求学术上的成功,都会找机会展现自己的知识,技巧还有勇气。迈向成功的其中一步就是成为审稿人。

  • 是双向学习的过程,审稿人可以了解领域内的新发展,从评审的稿件知道不同的想法、技术和切入角度,开阔眼界,帮助自己的研究。年轻的研究人员进行审稿工作可以知道审稿人的观点,了解审稿人在评估稿件的时候都看什么,帮助自己撰写论文。

  • 成为审稿人,意味着被接受成为领域专家,对刚开始科研生涯的研究人员来说,简历和声誉能因此加分。除此之外,审稿人也有机会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发展,拓展自己的知识。

  • 对年轻科研人员来说,拓展人际网络很重要,而担任审稿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和期刊编辑以及其他同行互动,增加合作的机会。

 

怎么样才能成为审稿人?

1 发表论文

发表高质量论文大概是能够被注意到是有一定成就的研究人员最直接的方法了,有一个强有力的高质量发表记录能够吸引在找寻审稿人的期刊编辑的目光。

事实上,你经常发表的期刊最有可能在收到类似主题的投稿时考虑邀请你担任审稿人,在同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可能会推荐你做为审稿人人选。当你持续发表高质量论文,就是在向期刊编辑传达一个信息,你所熟悉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专业标准。

不错的引用数也能提高你的名声和信誉。写出好的论文题目、适当的关键词很有必要,这样编辑在使用PubMed这些数据库的收录服务时,就能看到你的文章。


2 联系Mentor或导师

如果有意从作者身份进展成审稿人,你的mentor或导师也许可以帮上忙。他们通常都跟编辑有联系,可以为你说上几句话,甚至介绍相关人士给你认识。如果你的导师是期刊编辑的话,考量到你表达出的意愿,他也可能会考虑找你来审稿。另一个好处是mentor能提供审稿的一些技巧跟指导,在目前缺乏审稿人专业训练的情况下,有很大帮助。


3. 积极与编辑接洽

除了等待期刊编辑来找你,也可以主动出击。先联系编辑,表达审稿意愿。参加会议的时候,可以跟领域内的期刊编辑聊天。期刊编辑一般都喜欢听取新鲜观点,因此主动表现意愿可能会带来共同审稿甚至独立审稿的机会。此外,也可以发邮件向编辑表达想要担任审稿人的意愿,不要忘了提供背景信息和发表记录。不过,在发邮件之前,一定要先看过期刊网站上给审稿人的须知,了解他们对同行评审的基本规定还有对审稿人的期望。


4. 尝试其他同行评审渠道

担任期刊审稿人不是踏入同行评审领域的唯一途径,许多期刊像F1000 Research还有PubMed这样的平台都采用发表后同行评审模式,注册用户能自由评论已发表的文章。这对刚开始科研生涯的研究人员来说,是练习审稿技巧的好机会,也是与其他研究人员互动讨论的绝佳渠道。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台上的审稿人通常都希望匿名评论,因此你要决定是不是要分享个人信息。另外一个训练自己审稿技巧的方式是以博文或社论的方式对已发表论文进行评论。

期刊编辑总是在找寻审稿人,扩展审稿人名单,甚至有很多编辑喜欢找年轻的研究人员审稿,因为他们通常都会接受审稿邀请,加上他们渴望证明自己,对待审稿工作都会特别认真。

我该接受审稿工作吗?

同行评审完全是自愿服务,没有任何金钱报酬,而且审稿工作需要审稿人投入许多时间精力。因此,对于第一次担任审稿人的研究人员来说,多半会犹豫是否该承担这个责任,还是该把这些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但别忘了自己投稿的时候,其他审稿人也对你的稿件提供了审稿服务。处在科研界,每个科研人员都该参与审稿,让期刊发表系统能继续顺利运作。

评审别人的工作责任重大,也应该要确信自己能做好。在接受审稿邀请前,应该评估 3 件事情:

  1. 专业知识是否足够:要当审稿人,必须要熟悉论文的研究主题,才能够评估科研质量、原创性、研究结果重要性以及研究的影响力。

  2. 是否能够准时完成审稿工作:大家都希望能及时完成同行评审,如果手上的工作已经很多,自己也不确定是否能在期刊编辑给的期限前完成审稿的话,最好不要接受审稿。

  3. 是否有科研利益冲突:如果有任何利益冲突,比如说论文作者是你的朋友或是竞争同行,或是你跟作者在先前发表的论文中合作过,应该要告知编辑并拒绝审稿。

第一次审稿:尽责评审

根据美国科学编辑理事会(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CSE)的发表道德白皮书,审稿人的责任不仅要能公正审查并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其他责任还有:

  • 及时提供公正不带偏见的反馈,指出评审工作的科研价值以及优点

  • 评估工作的结构、科研准确性以及原创性,与期刊目标读者的相关性,以及写作是否清楚确实

  • 对论文提供完整公正的建设性评价

  • 避免自己个人的意见或批评

  • 保密审稿程序

  • 通知编辑伦理道德问题,像是缺少知情同意或是一稿多投

审稿工作最困难的是评估论文质量。必须要完全客观,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还要具备足够的领域专业知识,才能判断科研工作的优点。最后,还需要关注细节,找出错误、逻辑缺陷甚至不是很明显的问题。这对第一次审稿的人来说似乎很难,可以回头看过去收到的审稿报告,这可以帮助你准备第一次的审稿工作。此外,浏览期刊给审稿人的指南,了解期刊是否有特殊的评审条件。

1. 评估论文

收到要接受审稿的论文后,可以先很快的浏览一遍。K.A.NicholasW.Gordon在他们的文章《Aquick guide to writing a solid peer review》中说明了第一次阅读论文的时候,会让你对论文的内容质量、组织以及写作风格有大概的认识。ThomasWesley Allen也在《Peer review guidance: How do you write a good review?》中解释审稿人在第一次读论文的时候,应专注在“大范围的问题”上。

第一次读论文时要关注的点:

  • 论文关注的研究问题有多重要?

  • 研究是原创的吗?

  • 研究跟领域还有目标读者相关吗?

  • 论文探讨的主题已经有人做过了吗?

  • 研究是否对现有的文献是否提供了任何新的且有意义的信息?

  • 论文架构和写作风格是否能让读者清楚了解研究内容?

  • 是否有伦理道德声明?(利益冲突、知情同意等)

阅读的时候可以顺便做笔记,这样写审稿意见的时候才不会忘记。初次阅读结束后,可以将研究的主要重点列出来。据NicholasGordon的说法,审稿人在这个阶段应该要基本能评估研究是不是能够发表。如果研究的假设有什么问题,或是呈现的方式不适合发表,那么可以在这时候总结审稿,仔细说明论文存在的重大缺陷,举出例证来支持你的说法。

第二次读论文的时候,应该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读过,从摘要开始,检查每个部分是不是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论文的每个章节要注意什么:

  • 摘要是否总结了研究的重点?

  • 前言是否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

  • 研究假设跟目的陈述是否清楚?

  • 研究设计够好吗?

  • 研究方法叙述是否够详尽,可以让其他人复制?

  • 统计分析是否适当?

  • 研究的所有结果是否都有写出来?研究结果是否合理?

  • 作者对结果的阐述是否有说服力并有数据的支持?

  • 表格跟图片里的信息是否容易判读?跟内文的信息是否相符?

  • 是否有引用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献?

阅读的时候边做笔记,把看到的小错误记录下来。把错误分成小错跟严重的错误,这样写审稿报告的时候会比较容易。


2. 撰写审稿报告

在完成论文的评估工作后,就可以开始写审稿报告了,写审稿报告的时候,可以把先前两次阅读论文的笔记放在旁边参考。

  • 先简短叙述对论文的整体评估,大概就跟第一次读论文时记下来的要点差不多。

  • 叙述整体印象,对领域的现有知识有没有贡献,期刊的目标读者会不会有兴趣。

  • 开始逐点写出各个特定方面的意见,可以依照主要意见、次要意见分类叙述。

  • 主要意见:对论文的每个章节、论文的组织架构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举出证据和例子。

  • 次要意见:包含图片表示错误、拼写文法错误、风格排版错误这类小问题。

  • 不要给出苛刻或挑剔的意见。

  • 尽可能诚实的提供建设性意见,如要提出批评,尽量使用鼓励性预期,并提出明确建议来解决。

  • 把特别要给编辑的意见另外列出来。

  • 如果怀疑有抄袭、伪造数据或是其他道德问题,直接向编辑报告。

  • 提供建议的结果:接受、拒绝、大修、小修,以及做出这个建议的原因。

同行评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审稿人来说也没有立即的好处,但同行评审是维持科学研究和发表公正诚信的方式,让这个体系持续运作是每个科研人员的责任跟义务。你对审稿工作的贡献能大大促进科研界的发展。

关于国际同行评审周

国际同行评审周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全球一同欢庆科研发表界中不可或缺的同行评审环节。今年适逢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同行评审会议,因此特别热闹。意得辑专家视点身为今年国际同行评审周筹备委员会正式成员,为中国学者带来第一手的会议信息,国际间的热议话题,并推荐意得辑专家视点每日精选文章,让中国也一起参与这项国际盛事,关注“SCI 发表辅导”公众号,获取最新最及时的 2017 国际同行评审周各项信息!



***** 暂时分隔线 *****


【9/14 免费在线讲座】

  • 讲座主题:深入了解同行评审造假

  • 讲师姓名:Sneha Kulkarni

  • 讲座日期:2017 年 9 月 14

  • 讲座时间:21:30 至 22:45

在此次的在线讲座中,讲师 Sneha Kulkarni 将会根据她在《LearnedPublishing》上所发表的文章What causes peer review scams and how can they be prevented?,讨论科研人员“骇入”同行评审过程的背后成因。

不论你是期刊编辑、审稿人或是科研作者,只要你想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同行评审造假,该如何避免,不要犹豫,这就是你该参加的讲座!

请点击前往订座

(注:本讲座将以英语进行,订座后可在讲座结束后随时登录观看视频回放)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075773.html

上一篇:【国际同行评审周】SNS 最热话题:有拯救同行评审的技术,用吗?
下一篇:【国际同行评审周】SNS 最热话题:给审稿人的各种审稿工作资源
收藏 IP: 115.113.120.*| 热度|

5 蔡宁 黄永义 郭战胜 xlsd x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