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请联系小编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作者大多都比较重视能对最后的见刊发表产生影响的因素,预印本这种并不算真正发表的产物往往被科研作者所忽视。但不要小瞧它的功能,特别是在极易产生争议的学术界。意得辑最近刚刚经历了作者不重视预印本引发的悲剧。
话说这位作者 A 投稿到某顶级期刊,而这本期刊的决策过程简直慢到爆炸,投稿后九个月,中间和编辑进行了无数次邮件交流,投稿状态依然停在 Under review状态。同时,作者 B 通过在流程较快的期刊发表了一篇相同主题且结果相似的论文。作者 A 发现这件事后懊恼不已,她觉得自己辛苦工作的成果都因为期刊动作太慢被浪费掉了。她强烈认为自己一定在作者 B 之前投稿,论文已经投稿九个月了,而作者 B 的文章是以快速发表形式发表的,一定花了比较短的时间。如果期刊能再快一点,就能抢先发表这篇论文了。更要命的是,过了几天期刊拒了她的论文,于是作者 A 联系意得辑专家视点,想要了解接下来该怎么做。
推荐阅读:编辑进度缓慢导致研究工作被他人抢先发表
面对这可怜的作者,我们也觉得很无可奈何,因为科学界的惯例就是最先发表的人更有发言权。首先就是种类繁多的期刊无论在投稿、审稿和最后的发表上都是有区别的,越是档次高的期刊审稿周期就越长。同时,要知道世界上有多位研究人员同时做着同样的研究是很常见的,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一样的主题,各自独立进行研究,然后又几乎差不多的时间完成,这时候发表的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这样的矛盾,预印本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在以上的案例中,如果将时间倒流,作者A在期刊投稿的的那9个月中已经在预印本服务器上上传了她的稿件并且以预印本发表,那么B投稿的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会发现A的稿件并且考虑到A在做相同的研究而对B的论文实施不同的决定,因为预印本的服务器上都会标注文章发布的日期。这样也就保证了A的研究不会被B或者潜在的其他人抢先发表。
在此小编要向大家普及一下预印本:
预印本是什么?
预印本是科研论文的完成草稿,由作者上传到公开的资料库,预印本跟投稿到期刊的版本经常是一样的。一旦论文预印本上传完成,系统会快速检查文档的内容本质是否与科研相关,然后在一两天之内在线发表,不用经过同行评审,而且免费开放给所有人浏览。如果论文后续还有经过修改,也可以继续上传,但旧的版本会继续存在。
同时,预印本发表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发表,在预印本发表后的论文依然可以向期刊投稿。
各领域中受欢迎的预印本服务器
现在有许多可以发布预印本的网站,一般称之为预印本服务器或预印本资料库。虽然有些服务器接受不同领域的文章,但有些则是只接受特定领域的文章。
目前年龄最久也最受欢迎的预印本服务器是 arXiv,该站于 90 年代成立,主要是发布物理学预印本。目前 arXiv 上有来自多个领域的文章,比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预印本服务器有 bioRxiv 和 PeerJ PrePrints。Nature 也有预印本服务器 Nature Precedings,接受生物学、医学、化学还有地球科学领域的文章。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预印本服务器则有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推荐阅读:预印本在科研传播中扮演的角色
上传到服务器的预印本是未经过同行评审的,国外作者往往后将预印本进行审评过后转化成“经评审本”。这两种版本作者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自存档,自存档可以是在机构的机构的档案库,也可以是在学科的领域库。预印本因为未进行投稿,所以版权依然在作者自己手中。自存档就属于绿色开放获取的范畴了,可以被更广泛的科研人员查阅和采纳。
推荐阅读:自存档如何让论文更容易被获取
再回到文章开篇的案例,很不幸的作者A已经发现作者B抢先发表了她的研究,那么可以有怎样的补救措施呢?要知道虽然会有人和你研究一样的课题,但是因为地区文化等差异,发表的论文并不会是100%的相同。我们建议作者 A 仔细阅读另一篇论文,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漏洞或是遗漏的地方。她可以从改善作者 B 的研究的方向切入,增加一些不同的角度,提出作者 B 忽略的次要发现。然后写出作者 A 版本的论文,让这篇文章跟作者 B 的版本不同,说不定,新的文章会更强而有力。
意得辑专家视点更多预印本相关资源:
PS 经过热心网友提醒,少部分期刊—比如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对于发表预印本论文也是持拒绝态度的。所以作者在上传预印本之前亦要仔细阅读期刊官网的Publication policy是否接受已经预印本发表的论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