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意得辑专家视点原创,科学网以外站点转载请联系小编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开放获取早已不是出版界或者学术界的新鲜事物,从1998年第一本开放获取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开始对外征稿到今日国际上已是林林总总上百家开放获取出版社,估计98年出生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上大学要开始写论文了。
本周是“国际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在国际专家都在为本届的主题 “Open in Action” 激论正酣的时候,国内的学者还在为前几日的“45种黑期刊名单”惊魂甫定。困惑和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今天小编带你梳理一下“开放获取”的几个关键点,让你对开源期刊能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让你在编辑来信询问你要不要给论文发表在open access的时候不再手忙脚乱。
推荐阅读:关于开放获取
1.历史
开放获取是相对于传统订阅制期刊(subscription access)而言的,其概念无需赘言。它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没有互联网,也就没有开放获取的说法。
关于它形成时的历史众说不一,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开放获取已经开始展现一些萌芽。那时的开放获取期刊仅流通在电子邮件和一些新闻小组中,并没有确切的标准,也无从考证是否有严格的同行评审。
直到1998年,在医药行业内,第一刊完整的开放获取期刊 Journal of medicine internet research 创刊并于1999年开始对外征稿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开放获取期刊的另一位先驱来源于一个边缘学科,古生物学。就是网络上爆红的北大六代单传的那个学科。1998年时,一些古生物学家联合创刊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并在首发就获得超过3000读者和100000+的浏览,要知道98年的100000+和现在的100000+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应该数1999年biomed central 的成立,这是一家完全的开放获取出版社,所有论文一经发表即会第一时间呈现在其网站上免费公开。
亦是据维基百科的说法,从2000年至2009年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翻了5倍。
2.金色OA和绿色OA
虽然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很大,但是有一个概念需要注意就是开放获取期刊并不等同于开放获取。这里要普及一下绿色开放获取。在开放获取的浪潮兴起以后,国际上对于开放特别是数据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传统出版刊物也开始关注其发展,但是受到保守派的阻力,比如已经与期刊签订永久合同的图书馆,不能直接将旗下期刊直接改成开放获取模式。
狭义的开放获取也就是金色开放获取是指专门发表作者付费的开放式论文的期刊,所有论文和数据均是对外开放的。绿色开放获取,也就是作者的投稿对象依然是传统期刊,但是将自己的论文以电子档存放在专门的开放获取知识库中供读者阅读。
在传统期刊发表和在机构知识库中呈现并不是同时进行,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不同期刊时间间隔不同。这种模式依然需要作者自己付费,也就是我们经常收到的读者询问“为什么我向订阅期刊投稿,编辑还是会问我要不要open access发表” 编辑实际是在询问作者要不要绿色开放获取。
3.Nature和Science 开始加入开放获取
先进的趋势终会影响行业的大咖。2014年自然(Nature)杂志旗下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开始转为完全开放获取,2015年科学(Science)也启动了旗下的开放获取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
。
一时间,许多学者把这些大咖的行为解读成“不过是向发展中国家吸金而已”。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其实这和中国国内名牌大学开始出现其附属的民办三本院校有十分类似的地方。这些民办三本院校和母校享有同样的学术资源和专家,入学者也往往冲着名牌而来。入学者当然会有费用支付的要求,不过也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资格(知名三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有些甚至远远高出普通二班院校)。从产出上来看,这些名牌附属三本院校也不乏人才济济的毕业生,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些论文的引用数也非常可观。
三本院校中存在花钱就能上,混混能毕业的不良机构,开放获取期刊中也有那些掠夺性期刊。所以要明眼辨别哪些是两种,哪些是次品。
谨防掠夺性出版商
4.开放获取在中国
今年开放获取周的主题为open in action,意思是号召科研学者为开放获取行动起来,在这方面最好的实践者恐怕就是中国了。光看数据就知道有多少中国科研作者在这方面有超乎积极的表现。
任胜利老师的这篇博文中已经给出了详细而骇人的数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1004194
不否认这是受一些制度上的因素所影响的,因为面临晋升、毕业、评职称等中国特色的压力,中国作者不得不在论文发表的数量上背负指标,因而选择了一些开放获取期刊。因为在学者普遍印象里,开放获取的期刊更容易通过同行评审,进而被编辑所接受。2013年美国生物学家约翰·博安的“钓鱼实验”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2013年1月至8月,他向世界各地300余家开放获取期刊投稿一篇论文,其中近半数的期刊直接接受了他的论文,而他自己对论文的评价是“只要高中化学基础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错误”。
但是“钓鱼”实验也是有局限的,因为其没有对照组。抑或约翰投稿的对象本身就是掠夺性期刊,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50%的接受率还真是良心数字了。
另一方面,名牌期刊附属的开放获取期刊依然保持的较高的拒稿率和逐年上升的影响因子,最典型的就是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旗下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开放期刊。
同时,对于国内真正倾心科研的学者来说,开放获取对他们更大的意义是“引用优势”。
图片来源:https://library.uoregon.edu/scis/sc/oabenefits.html
上图是美国俄勒冈大学图书馆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2008年,相关学科在OA上增加的频率,( TA=traditional access)
图片来源:http://www.openscholarship.org/jcms/c_6235/en/advantages-and-benefits-of-open-access
上图是openscholarship 2006年对OA引用增加比例的统计。
很明显,开放获取因为有更多的读者,所以被引用更多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就像牛老师一篇讨论开放获取的博文中说过的:当下的阶段中,依然有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订阅Elsevier, Springer, Wiley等大出版商的传统期刊,所以这个“更多读者”也并不是多很多。
但是趋势是摆在眼前的,牛老师说的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多发开放获取杂志的建议还是可取的。
5. 国际趋势
对于预判这个事情是无人能说100%的,学术出版完全洗牌转为开放型究竟是几年或者是几代人之后的事情也无法预知。只能说现在国际上的动向都在加速开放获取的早日实现。以下是Editage Insights曾经的报道
DOAJ剔除3300多个可疑开放获取期刊,保证学者不被迷惑
欧盟拟决定在2020年实现所有科研论文的开放获取
COAR谴责爱思唯尔反开放政策
另外,本周结束之后,我们会对国际上发生的开放获取周的要闻做一总结,请大家拭目以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