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人芳华无伤痕
一部名为“芳华”的电影,因小说作者与电影导演二人,有着共同的军队文工团经历,并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才气、名气,还有财力、影响力,精心打造出一部“致敬:自己的青春”之剧作,意外地引来众人熙熙攘攘,一窝蜂地评说、分析、回忆---芳华热!
让一贯好看热闹的俺,忍不住也想凑一回热闹,截取片段,倒一倒俺心中那点儿所思、所感。
片段一
听说芳华选的演员基本上是青一色的新面孔,我想起了姜文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王朔的那个“看上去很美”!
一个个看上去大大咧咧,散发着些许“歪瓜裂枣”味的男人们,原来心中颇为缜密细腻的秘密显露无遗……
片段二
国庆档被下架,“芳华”被推迟上映!冯氏幽默其味悠长,我想起一次演艺界的颁奖大会上,冯小刚作为颁奖嘉宾,他在介绍赵本山时,竟然说:东北黑社会……马上又改口说:说错了,是东北黑土地……
片段三
上星期,好友说女儿给他们老倆口买了电影票,告诉我要去看芳华。俺立马应了一句:一代人的青春,冯小刚的诠释。
朋友回答说:看看再汇报。
后来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堆图片,后边写到:一代人的芳华。激情燃烧的岁月。集体无意识,个人有良知。命运难琢磨,是非转头空……
有人在下面留一个链接说:你只有先了解了严歌苓的芬芳年华,才能够更好地看懂“芳华”。
点开一看,开头是这样说的:
“莫言曾说过,作家不必写自传,因为TA所写的每本小说,都是自传的一部分。”哈,莫言竟然能说出这句话,让我有些意外!不禁在心里感叹一句:莫言还真有诺贝尔奖的水平!
这篇署名“度公子“的文章,写得甚和俺之胃口,意外地一口气阅读完了他那颇为冗长的文字。原来严歌苓不仅仅有过文工团的经历,而且就是一个舞蹈演员,就是电影中的那个小萍?小说“芳华”封面剪影就是严歌苓本人的剧照!
曾经只知道严歌苓的作品,是受多个名导热捧的宠儿,知道她是一位身在美国的女性作家。却不知她更多的人生经历与细节。
读了“度公子“的文章,我记住了严歌苓的一句话:“聪明人,用的都是笨办法。”
“确实,越是聪明的人,越是知道这世间的努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穿山越岭,涉险过河,一步一个脚印。花更大的力气去下苦功,才可能有等量的回报,但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有回报的”。
我在看完电影“芳华”后,在好友的博文下留下这样八个字:伤痕之作、反思之作。
片段四
我想起拨乱反正的岁月……
那个自己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代,懵懂听着曾经的右派,语文刘老师,拿着一本《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激动评说《班主任》的情景,想起那一系列的号称“伤痕”文学纷纷出笼的时代……
冯小刚,一个看起来比较粗线条的人,从贺岁片的嬉笑怒骂中,突然“笔锋一转”开始着力于严肃题材。从《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再到《芳华》!
在我眼里,看到的是三部不同角度的伤痕!不同侧面的反思!
我不善于陷进他们编制的故事纠葛其是否合理?评说人物的命运是否合情?
我在毫无意识中接收到一个信号:他们力图用故事唤醒沉睡的人们!
每一个生命都有最美的青春年华!
每一个人的青春年华都渴望吐芳争艳!
可惜每一个生命,却因其诞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时代背景、文化价值、生活常识的差异,演绎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归宿!
谁人都该有芳华,谁人芳华无伤痕?
红叶随笔2017/12/27
发表于《西安理工大报》20180102总631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