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gl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lz

博文

说日本,我算得上“知日”吗?

已有 4841 次阅读 2017-5-27 08:32 |个人分类:文化漫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说日本, 我算得上“知日”吗?

日本,我算得上“知日”

最近,陈安老师推出一本精美、雅致的大作:

花残——难视角下的日本文化》。

(中国科学技出版社,20174月第一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053619.html


文章写得好,文笔,而且谦逊得体。

前几天,他赠书于我,并在来信中,我“宁兄日本了解甚深”,希望我找出的“讹误”。

  他的书选择岛不在的入口、路径、反射,剖析日本文化、民族性。 深入浅出,引据典,道出:“日本人普遍性的孤独、郁,投入能到身心俱疲,一板一眼,乃至灿烂时的忘情奔放,的极致坦然,都是花开落的模。瞬灿烂,却是永恒的凋残。”的与渊源……从灾难视角出,从多个度解了日本和日本人的文化与文明,以及各文学艺术形式、政治信仰和民族俗。”……

   ,享受着那的文字,突然,有一种

日本,我算得上“知日”

   自己初来乍到时对日本的感受,

今天,自己日本认识……

我想起了大学物理老师张

记得他课讲得趣味横生,至今的是,他在课堂上用:“横看成岭成峰,”的诗句,讲解物理现象的情景。

人的一生,一路走来,会有许许多多的偶遇,彼此会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有痕无痕的影响……张老师给予我的影响,恐怕就是把这首“横看成岭成峰,近高低各不同。不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的诗歌,镶嵌到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了我世界观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回到主题,其实,我对日本的了解,也完全应了苏轼先生的至理名诗,我从国内、到日本,随着在日本生活时间的积累,我对日本的认识、看法、观点……也在不断地“生长”着!

今天,拜读陈老师的佳作,这种感受尤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完美永远是无法企及的……

这世界的一切存在,无所谓什么正确与不正确,所谓正确都是一种立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局限条件下的判断。

具体到看日本,等同看中国,看一切事物,不仅会因为远近、高低、角度的不同,看到的风景不同,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多维坐标点上,看到的风景完全相同,但因为三观的不同、年龄阅历心智的差异,对同一风景的解读也会千差万别、甚至南辕北撤……

就像看重峦叠嶂的庐山,从正面、面、远处、近、高、低山,山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在日本人堆里摸爬滚打、生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也许我可以听到日本文化心脏跳动的节奏,钻进日本文化的肠子徜徉漫步,但我却失去了从远处、更全面地看到日本全貌的客观位置,不清山真正的面目”!我已“身山之中”太久……

2017/05/26中午东京霞ヶ関政府机关所在地的反对捕鲸游行(手机远距离随摄)

同理推之,

当我远离祖国多年之后的今天,

应该说是拥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理性地观察、认识祖国的客观条件……

人气作品,一定是赢得众多共鸣!

而读者能有所共鸣,一定是读者在看事物的远近、高低、角度,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阅历心智等诸多方面,与作者有其相似、相近之处所在吧!

感谢陈老师的佳作启发我思索,就像张老师教我物理的同时,影响了我的思维一样,陈老师对日本大气、全面、详实的解读,启发我自我反省,豁然回首,幡然顿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完美虽然永远无法企及,但对同一事物,基于远近、高低、角度,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阅历心智的诸多不同所进行的解读,都是靠近客观的不可欠缺!无所谓正确与否,尊重、学习不同条件、基础上的解读,是追求科学人生的基本素养……

恭贺陈安老师大作诞生!

拜读受益良多!再次致谢!

红叶随笔 2017/05/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0818-1057382.html

上一篇:尊贵的花童,可爱温馨的画面……
下一篇:那个给自己头上套圈的人, 也许是自己最该感谢之人
收藏 IP: 124.214.232.*| 热度|

30 朱晓刚 张忆文 周健 陈安 蒋永华 侯沉 徐令予 金拓 梁洪泽 蒋力 李颖业 代恒伟 卢翔孟 侯成亚 赵保明 杨正瓴 李学宽 刘全慧 梅卫平 吕喆 苏德辰 王启云 gaoshannankai biofans bebop haishanzhidian doctor5 uneyecat bshhzai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