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天序,人循序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782219 读书,思考,写作,交流,会友

博文

两则中国海洋学史料补遗——福建南安石井验潮站

已有 4062 次阅读 2013-12-1 22:13 |个人分类:海洋强国|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 复旦大学, style, 海洋学, 福建南安

两则中国海洋学史料补遗

    ——福建南安石井验潮站和复旦大学海洋组

我主编的《中国海洋学史》早已于2004年出版,随后不断发现有众多遗漏,常常感到遗憾。特别是,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史料的遗漏,更是可惜。再版遥遥无期,为了便于研究者使用,将陆续将重要的遗漏补记于此,今选两则。

一、福建南安石井验潮站

在“《中国海洋学史》第一篇概述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海洋学的发展 第一节萌动发展时期(1840—1949)”中,只记述了“1944~1945年,(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组单独在福建南安县石井设海洋工作站”,没有具体介绍该站所开展的工作。再版时建议补改为:“19431946年,海洋组单独在福建南安县石井设海洋工作站,由郑执中负责。办公室设在石井钟楼(见附图)。主要工作是验潮,即测量潮汐的时间和高低变化,还测量海水的比重等。验潮工作共作了31个月的记录,唐世凤和郑执中据此以“石井港潮信常数”为题共同署名写了一篇论文,于1957年交给海军有关部门。因涉及保密,至2004年,为纪念唐世凤先生诞辰100周年,才在《海洋湖沼通报》2004年第4期公开发表。

二、复旦大学海洋组

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兴办的海洋学科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记载中,我在编《中国海洋学史》时遗漏掉上海复旦大学的相关资料。

1946年,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薛芬创建了复旦大学海洋学组,招生20名,并亲自教授海洋学课程。著名物理海洋学家管秉贤就是从复旦大学海洋组毕业的。这段历史是管秉贤先生亲自给我讲的,后来管秉贤先生还写了一篇介绍这段历史的文章,发表在2006年6月1日《中国海洋报》上。这段历史应当补写。

薛芬1936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英求学期间,薛芬在学习海洋生物学的同时,曾师从世界著名海洋学家普劳德曼教授及丹尼尔博士研习海洋学3年,对于“物理性海洋学”(即今所称“物理海洋学”)已具相当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薛芬返回上海,在任复旦大学生物学系主任期间,于1946年秋创建了复旦大学海洋学组并任主任,招新生20名,薛芬亲自教授海洋学课程。复旦大学海洋学组在1946年~1949年期间招了三届学生。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复旦大学与青岛山东大学双方的协商,并经当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海洋学组的部分学生于1949年10月初离沪北上合并到青岛山东大学学习。 

所以,书中原记为“当时有两个研究中心,南方集中在厦门,北方集中在青岛”。再版时也应改为“当时有三个研究中心,南方集中在厦门,北方集中在青岛,中部集中在上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364-746298.html

上一篇:庆贺自己减肥实验圆满结束
下一篇:回顾专家评价 纪念出版十年——纪念《中国海洋志》出版十周年
收藏 IP: 119.165.0.*| 热度|

2 尤明庆 郑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