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撼:中科大研究人员用地震波定位马航失联飞机
中国科技大学温联星研究组利用地震波数据检测到可能是马航失联飞机坠海事件。令人震撼,也很振奋!地球物理地震探测手段也有非常规的用处。当然,原理是一样的,只要有震动波并能获得记录,理论上就能定位产生震动的位置。就像用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波来监测核爆一样。
这个研究结果,令人一震,但可能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资料比较少,只有两个台站,一种解释是地震信号很弱。所以需要确认现在定位结果周边是不是还有监测台站(比如,越南一侧),如果有台站,这些台站是不是有信号。二是两个可能解,一个在公布的可能坠机点,另一个在西部,西部是不是有台站排除?三是坠机产生的地震波性质上应该与天然地震不一样,个人猜想应该和现在正在研究的水枪激发地震波比较接近,建议做水枪激发探测的人员分析一下。
如果真的是坠海地震波,有几点值得分析。首先是证实了失联时间和坠毁时间不一致,这中间就有很多需要追究的。二是否定了空中解体,为什么会整机坠毁,而不是迫降?三是搜寻为何没有任何线索?……
以下为科大报道全文:
―――――――――
http://seis.ustc.edu.cn/News/201403/t20140314_191123.html
中科大检测到可能与马航飞机坠海相关的海底事件 |
( 2014-03-14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与越南交界海域检测到一次海底事件。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2点55分6秒,其中可能的两个地点之一位于北纬7度25分、东经104度30分,距离当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最后失联时间(1点30分)后约一个半小时,最后失联地点的东北方向约116公里(72英里)。该海域是无地震区,因此根据两件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判断,所检测到的海底事件有可能是马航MH370航班坠海失事所造成。 温联星研究组在马来西亚境内的两个地震仪记录中检测到海底事件,并利用地震信号进行定位。研究组利用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和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来定位事件位置。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至今,尽管各国家利用军舰、飞机、卫星等各种手段一直在搜索,至今仍然毫无音信。如果中科大研究组检测到的海底事件确是飞机坠海事件,其激发的地震波强度表明飞机最后坠海过程是灾难性的。 黑色五角星为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联位置;红色五角星为检测到的海底事件位置;蓝色三角形为地震台站(因信号微弱,只有这两个距离事件最近的台可识别清晰的地震波震相)。黑色波形为观测的地震记录,剪切波与压缩波用S和P分别标记。粉红色圆圈为根据各台站的剪切波与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而紫色曲线为根据两台站的直达压缩波走时差确定的事件的可能位置;粉红色圆圈与紫色曲线交界处为确定的海底事件发生地点(蓝色圆圈为地点误差范围)。 |
――――――――――
温联星,1968年出生,中国科技大学大师讲席教授。1988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博士学位。 1998年任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助理科学家(Assistant Scientist);1998-2000年任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博士后研究员 (Research Fellow);2000年9月起,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正教授;2010年起,受聘于中国科技大学大师讲席教授。2003年获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James B. Macelwane奖。该奖授予作出杰出贡献的具有卓著才能的青年地球科学家。同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2010年,组织为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撰写了《我国地震减灾中地震学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咨询研究报告。现任J. Geophys. Res. 副主编;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Lehmann Medal评审委员会会员。曾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James B. Macelwane Medal评审委员会,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地球物理学顾问组成员,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复审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地球科学25年展望委员会,以及全球性地震台网科学家常务委员会会员。主要从事地震学,地球动力学,矿物学和行星科学方面的研究。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