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厂全职做了几年的工程项目经理与生产运作主管,目前与多家生产工厂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在水边走,难以不湿鞋,二十多年来,也碰到了大大小小的不少安全事故,安全重于泰山,使我时刻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到其它工厂参观或指导,也会带着工业安全的角度去看,去思考。安全问题,防不胜防,所有的安全操作规程,都是受害者的血和泪写成的!
由于液氯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比较危险,工厂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产生氯气。吸收氯气通过一台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泵,在循环回路中装有一台钛热交换器,带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使用文丘里管产生的真空,吸收管道中的氯气,以防氯气外泄。电解采用隔膜电解槽,氢气与氯气分别从电解槽引出。设备供应商原来提供的氯气吸收循环罐,上部只有一个小管道,引进喷淋吸收塔,以防吸收不完全的氯气外泄,同时,也保持循环罐中的压力平衡。我认真分析了这套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觉得虽然有隔膜分隔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与氯气,但若隔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仍有氢气混入氯气中的可能。在带有文丘里的管道中,氯气被消耗,氢气有就可能在氯气吸收循环罐的顶部积累,而引发氢气气体爆炸事故。要防止这种事故,首先要做的是定期检测氯中含氢,第二步可以做的就是若发生事故,也应控制它为小事故,而保护操作人员与设备。我看到循环吸收罐顶部没有安全防爆装置,要求安装二个直径500mm的防爆孔。工程施工人员讲,那循环罐是内部PVC,外部緾绕了玻璃布与环氧树脂加工的,壁厚达40mm,难以施工。那时我年轻气盛,拿着砂轮切割机,在循环罐的顶部,花了二个小时,生硬地切开了一个防爆孔,当然,二套装置的其它三个孔,就不用我动手了。在每个防爆孔上贴上耐腐蚀的防爆膜。工厂运行生产后,一年左右没有发生气体爆炸事故,我也被调侃神精过敏了。一年后,发生了一起气体爆炸事故,显示了防爆孔的保护作用。事后听一位在现场取样分析的员工介绍,她刚在附近取样,就感觉到地面一震,“彭”地一声发生了气体爆炸。气体爆炸将装在氯气吸收循环罐顶部的二个防爆膜,炸飞,其击穿了装置顶部的防晒棚,可见其强大的爆料威力。但由于防爆膜的作用,保护了设备,也没有引发人员伤亡。后来,分析原因,发现由于氯气很容易被碱吸收,循环罐的顶部几乎没有氯气,故可将二级吸收塔的部分填料移除,以提高氢气的外泄速度,同时分析,氢气爆炸的点火源,应是气体在PVC管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火花,故在管道中,安装了一根金属钛丝,并接地,经这样改造后,装置运行多年,再也没有发生氢气气体爆炸事故。
这次昆山轮毂厂发生的爆炸事故,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一般认为是铝镁合金的粉尘引起的,博主曾荣昌认为是铝镁合金的粉尘,与雨水反应,产生氢气,而引发的氢气爆炸。我看了爆炸的破坏力,及员工被烧伤的深度看,积累的氢气,其破坏力应不至于那么严重,可能还是铝镁合金粉尘引起的爆炸可能性最大!但不排除因氢气发生的一次小爆炸,扬起铝镁合金的粉尘,再引起规模更大,更可怕的二次爆炸。虽然现有的调查,都讲,只听到一响强大的爆炸声。爆炸时间与工厂的员工工作程序,应是调查原因分析的一个关键点。据介绍,工厂的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若工厂的食堂提供早餐,吃完早餐,换上工衣,进入生产车间,启动设备准备生产,应有半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有可能工厂生产设备刚启动就发生了爆炸,这种爆炸,由氢气引发的可能大。若工厂没有提供早餐,工厂的生产任务又那么饱满,7点上班,设备启动时间就应该在7:15分左右,发生爆炸的时间,就是已工作半个小时。这时发生爆炸,氢气爆炸引发的可能,基本可以排除,因为氢气积累在容器的顶部,抽风机运行后,很快氢气被带出。有没有可能工厂在操作时,因为天气炎热,车间安装有空调,厂方为了省点电费,而没有启动除尘系统,员工生产半个多小时,使车间的粉尘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而爆炸?或车间平时管理混乱,设备维护保养欠佳,除尘系统因堵塞而能力下降,引起粉尘浓度过高?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只有等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
每次惨重的事故,都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工业安全课。通过对昆山这个铝镁合金轮毂厂事故的调查分析,每一个有类似粉尘的工厂,都要重新审核与修定工厂的安全操作规程,除吸取这次事故教训,还要再考虑有没有其它的风险。如这些金属粉尘,容易引起气体爆炸,气体除尘是必须的。应有抽气量的标准,车间粉尘浓度的检测与报警。且应该规定或有硬性联锁装置,抽风机不工作,所有的打磨机都不能运行!另外,在除尘器的内部,这些金属粉尘的浓度,一定大于它的爆作极限,如何防止它的爆作?如何保证即使发生爆炸,也要保护操作人员及设备?若这些金属粉未,与水会产生氢气,是否应该安装氢气检测报警装置?甚至抽风机的转向也必须保证不反转,因为抽风机反转了,会在车间内扬起大量的危险的粉尘!
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要在系统的设计上,生产工艺上,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安全,还要做好安全防范,保证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也是可以控制的小的安全事故,最后才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操作失误,保证系统安全!因为人还是容易犯错误的,只要不是故意破坏,员工的操作失误而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都应该认为是系统的设计上,生产的工艺上存在重大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