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与文小刚教授探讨:关于什么是“科学”的划分标准 精选

已有 8495 次阅读 2014-2-20 17:46 |个人分类:总结与反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按:(1)科学哲学,是蒋科学的专业。但是松子同学每天就惦记吃素和动保了,基本对科学网的各种苗头毫不关心。所以,我只好勉为其难,来谈谈科学哲学,以免引起更大的误解。(2)我在文小刚老师那里留言,用了可证伪性(falsibility)这个词,来诘问他的弦网理论,然后很有几位博主开始暗讽他的理论,并且嘲笑他是不是有点”民科“。文教授为了回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放在arxiv上,构造了实验,以便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并且专门写了博文”专科 vs 民科 科学 vs 宗教 (expert vs crackpot)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46-768445.html ))来回应 。读此博文,发现文教授对什么是”科学“有误解,使我觉得有责任作一些澄清,免得误导大家。(3)我本身不做科学哲学相关研究,而且最近正在进行一个重大原创的思考,所以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来研究文教授的相关文章,或者专门清理科学哲学相关历史,必会导致说明不周,甚至可能有错的情况,还请大家原谅。(4)如果我出现了张冠李戴,时间错置,理解有误等等问题,都归蒋科学负责。】

(1)falsibility的前世今生

      1620年,培根(Francis Bacon)发表了《新工具》一书,在其中奠定了“科学归纳法'的基础。他在书中要求,所有科学知识,是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归纳和总结而来。    培根的思想,是几乎现代所有的自然科学家在骨子里都接受的,所以我们总是希望我们任何的任何理论都有实践或者实验的基础。

      而在1830到1848年间,孔德(Auguste Comte)通过一系列著作,奠定了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哲学基本立场 ,系统地强调了科学知识的来源起于实验和观察。-并不是说当时别的哲学不强调实验与观察,但是别的 流派喜欢分析主观立场对客观观察的影响,著名的人物包括贝克莱和休谟等。而最有意思的是到马赫在1870年间建立了经验批判主义,根本就不再承认有完全客观的所谓”观察“,而观察结果不过是我们”感觉要素的复合“。

      到20世纪30年代,维也纳学派兴起,建立了逻辑实证主义(logic positivism)。他们讨论了从从经验和观察得到结论的最麻烦的问题,即是否可以从个别零散的事件观察或者实验推出某个领域的一般性结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天鹅皆白“的问题。我们看了一千只天鹅,都是白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天鹅皆白“的结论呢?万一第1001只天鹅是黑的呢?这个学派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处理办法,比如采用概率法,卡纳普(Rudolf Carnap)就认为:1只对1000只,数量少,几乎可以忽略,所以“天鹅皆白”几乎总是成立的。

     这个时候,波普(Karl Popper)出场了。大约在1950年代,认识爱因斯坦以后,波普通过一系列著作阐释了自己对科学的理解。他认为,并不存在什么终极的完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无非是些假说,而其被称为“科学的”,就在其将来有被驳倒的机会,即可证伪性(falsibility)。回到“天鹅皆白”的例子。“天鹅皆白”是一个假定,如果我们总是看到天鹅是白的,那么这个假说就可以一直用下去。但是,一旦我们观察到黑天鹅,这个假说就被推翻了。也就是说,“天鹅皆白”是“可证伪的”,因此是一个科学的陈述(scientific state)。

      到此,我们就清楚,很多自然科学家至少部分误解了“可证伪性”这个词。他们把它理解为一个“判据”,仿佛“赌博”,只要下注,就会有输赢的结果。而不自觉地,他们充当了“庄家”,不断提高自己理论的赢面,又邀请其他人来对赌。

      本来讲完波普就算清楚了。但是,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库恩(Thomas Kuhn )的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库恩认为,旧有的理论变成新的理论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所谓“证伪”而进行的。而是说一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就某些共同信念达成共识,虽然有些反面事例,我们也不会推翻旧有的框架,而是在其中修补,直到足够尖锐的反面事实和社会需求出现,才会发生对旧有框架的变革,或者说范式转换。

(2)给文教授的建议

综上而论,我个人谦卑地对文教授的玄网理论科普工作有以下建议:

 【1】您不能指望别人去读您带有高深数学的专业文章;

 【2】您必需简洁地给大家介绍,现在我们的物理学体系碰到了什么困难,什么理论或者实践问题非常尖锐,以致到了我们非要恢复“以太”的地步;

 【3】您的理论的基础假设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证伪”。中间过程可以省去,但是结果要清晰而具体,就如同爱因斯坦对光线弯曲行进的解释一样。

--------------------

文教授的留言:

 

删除回复�ٱ� [23]文小刚  2014-2-20 23:27博主: "我在文小刚老师那里留言,用了可证伪性(falsibility)这个词,来诘问他的弦网理论... ... 文教授为了回击,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放在arxiv上,构造了实验,以便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并且专门写了博文”专科 vs 民科 科学 vs 宗教 (expert vs crackpot)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46-768445.html ))"
-------------------------------------------------------------------------
My arxiv paper  http://arxiv.org/abs/1210.1281 was written before your 留言 in 2013.  My 博文”专科 vs 民科 科学 vs 宗教"
come from my comment in physics.stackexchange  (http://phys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798/what-is-the-name-of-the-principle-saying-it-is-meaningless-to-talk-ask-questions/29091#29091 ) also in 20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769031.html

上一篇:特别说明
下一篇:答友人:无量纲量和数值模拟
收藏 IP: 14.151.6.*| 热度|

37 苏德辰 陈楷翰 王涛 曾泳春 袁海涛 戴德昌 文克玲 庄世宇 文双春 王春艳 李小文 张骥 薛宇 刘全慧 曹聪 王德华 朱晓刚 王国强 李志军 陈桂华 应行仁 陆俊茜 王超 李土荣 葛永华 田云川 贺乐 赵美娣 周可真 ddsers Halloo zzjtcm ybtr3929 jimiyg biofans ffwb07 Alla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