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定色之光:关于颜色那点事儿(5) 精选

已有 11189 次阅读 2013-6-13 20:56 |个人分类:高级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来我应该按照本系列的一贯风格娓娓道来,但是再这么往下玩,大家一定会生出误解,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恢复一个工程师的本来面目,走个岔道,谈谈测定和计量颜色的基本物理。

OK,言归正传。

欲定色,先定光;欲定光,先定热。

所以我们本章主要要介绍的,是辐射度学、光度学和色度学之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

辐射度学(Spectroradiometry),仅定量讨论光源辐射光的能量或者功率的问题。

光度学(photometry),进一步,定量讨论人眼对不同波长光感觉强弱的问题。

色度学(colorimetry),再进一步,定量讨论不同波长光的组份进入人眼后,人类对色的感受。

三者之关系,可以形象地说明如下:

Fig.1 辐射度学、光度学与色度学递进关系图示(热成像相关图片来自

http://bbs.shejis.com/thread-1731905-1-1.html,有后加工)

 

链接辐射度学和光度学的桥梁,是视见函数。

的种种讨论,比如经常讨论的光的亮度(luminance)、光的照度(illuminance)都是考虑热辐射作用于人眼,由人眼感受的结果

表示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程度的函数叫视见函数Luminosity function),见Fig.2。人眼对绿色到黄色波段光最敏感,有点能量就能感受到;而到红、紫两头的波段感受就逐渐弱了-这也是为什么战场上的致盲武器选用绿色激光的原因。而且在弱光和强光下,人眼的最敏感波段有变化:弱光里,人处于暗视觉,主要靠杆状细胞感光,只看见黑白图像,其最敏感区域在绿波段;而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人眼处于明视觉,三种感色的锥状细胞都参与工作,整体对光强的感受就会往黄波段(长波方向)移动。

 

 

Fig.2 视见函数(截图至http://en.wikipedia.org/wiki/Luminosity_function

 

链接光度学到色度学之间的桥梁,是亮度(luminance)。

亮度的定义于光度学中,跟方向和面积有关,国际单位制中,其计量单位是lm/(sr.m^2),其中lm是表示经过视见函数折算的光的功率,中文一般说“流明”(lumen),而sr是单位立体角,当然m^2就是面积。

为什么亮度的定义会和方向和面积有关呢?因为,首先,我们总是在某个角度观察某个表面,所以必须讨论角度;而如果面积小的面比之面积大的面发出同样功率的光,那么小的面看起来就会亮得多,所以必须讨论面积。

而亮度也是色度学中,通常用来描述色立体(color solid)的亮度(luminance),饱和度(saturation)和色调(hue)三个参量之重要一维。

(2)测光表

因为经常有人搞混概念,这里顺便啰嗦一下测光表。

测光表,专业点讲,叫照度计。

有些扛着单反相机的技术控,经常拿个测光表,东测测,西量量,然后自信地冒出句,“100勒克斯,光太弱。”好像很专业的样子。其实,你只要了解原理,就知道他有点扯。(必须再罗嗦点:100勒克斯,光可不弱)

所谓勒克斯(单位缩写:lx),是个光度学单位,按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为lm/m^2,度量两个量,一个叫光照度(illuminance),另一个叫光出射度或者发光度(Luminous emittance)。光照度描述的是一个面受到环境光照后,按照视见函数折算后,这个面上的单位面积光照功率;而光出射度,则是描述一个发光面,或者反射面,其发出或者反射出的光,按照视见函数折算后,发出的单位面积的光的功率。

稍微细心点的读者会留意到,照度计当然是测量照度了。既然没讨论光从哪个角度来的问题,那你准备对哪个方向摆镜头呢?当然这对老手不是问题,感觉好嘛!而对菜鸟,有时还不如相机里面自带的“点测光”或者“矩阵测光”功能好用,毕竟那是光通过镜头以后,在照相机的感光元件上给出强弱信号的,这相当于考虑了方向,也就算考虑了“亮”不“亮”了。(问我什么是点测光,矩阵测光?亲,翻翻手册吧。)

 

 

 

 

色系列(8)色系列(7)色系列(6)

 

色系列(5), 色系列(4)色系列(3)色系列(2)色系列(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698467.html

上一篇:婉约:细雨
下一篇:端午节前之雨后:欢迎砖家光临指导
收藏 IP: 14.150.8.*| 热度|

17 陆俊茜 秦四清 张海霞 李学宽 戴德昌 吕喆 赵美娣 张弜 刘立 刘艳红 张玉秀 曹广福 吴飞鹏 应行仁 杨正瓴 丁大勇 崔全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