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再答李竞老师

已有 3936 次阅读 2013-2-8 00:13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书信, 李竞

李竞老师:您好!
由于未对您和李小文老师的讨论完全跟踪,所以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您的意思。我仅对Plus One上的文章发表看法。
几个问题,回应如下:
(1)美使馆数据真实性的问题
确实,孤证难鸣。美使馆作为单个测试点,又没有其他的PM2.5数据佐证的情况下,其数据真实性是应该被怀疑的。因为,有可能设备出现错误或较大的系统偏差,有可能是记录有误甚至出现选择性记录,有可能是发布者调整了数据,如此等等。作为一个工程师,纵使不读些关于科学的方法论的书,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请顾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毕竟我们不是在完全理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纯粹的科学探索。所以,这篇文章出现在Plus One上,无论如何是有进步意义的。如李老师所言,文章的作者们应该“carefully draw their conclusion correspondingly, saying something like that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e.g. WE (the authors) are not able to ensure the PM2.5 data used in this article is really true.”而作者们未曾如此说明,是有瑕疵,但并不能构成不能发表的理由。
(2)李老师以前博文提到的文章结论的有效性问题
文章结论部分应该表达出的分寸,太多牵涉,我不发表评论。
(3)立足于原始数据建模的问题
我只能说,绝大多数从事数据建模的学者,都是如此进行建模。而模型的合理性,是留给未来的数据和事实来证明的。
(4)我的title问题。
我曾经在企业做博士后,上上下下的同仁,皆略去我的姓氏,称我“博士”。而由于种种单位内部令人厌倦的原因,我现在还是副教授。但是,我培养的两名学生,进入了华工六十周年校庆展;去年和同事合作,使得华工16年后可以以第一单位身份在PRB的RC上发文,这其中我贡献了美丽的思想,使得系统的无序度可以以海明距离衡量,代替了熵的复杂计算(有时根本算不出来)。故此,您称我为"教授"亦无不可,虽然这种称谓令我非常不舒服。
 
                                                                                            此致
敬礼!
 
                                                                    徐晓
                                                                    即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660429.html

上一篇:答李竞老师:一篇Plos One 上有关PM2.5 的文章的探讨
下一篇:落网以后的2012总结
收藏 IP: 218.20.38.*| 热度|

1 马建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