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为世界哲学大会准备的文章。参加过几次学术大会总是按头衔、职称分配发言时间,像我这样的民科只有10-15分钟的发言,基本难以有效果。于是放弃报名赴会,把文章放在这里发表。欢迎批评、探讨。
伴生场——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晏成和(yych66@126.com)
摘要:伴生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哲学现象,普遍得无处不在,令人熟视无睹。所有的人、物都处在伴生场之中。例如:我们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学历等等都是伴生在人体之外的信息(也是个人的伴生场)。
在我的文章中一再提及“伴生”,因为“事物的本体伴生着波”是哲学发现,事物通过伴生波与外界交流是实体的外延;同时“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是重要的科学发现,我们对伴生波视而不见如同鱼看不见水。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能够较好的解读物质的波粒二象的所有实验。伴生必将取代量子物理的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关键词: 实体 外延 伴生 质量 电子
迎来哲学新时代
哲学是在自身逻辑规范下的认识宇宙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学问。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的思想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及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哲学与自然科学相辅相成。
250年前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科学技术和哲学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中矛盾的观念,本质和现象、质和量、作用和反作用等等观念深入人心。探讨有形器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三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尽显风华,力学几乎成为科学的代名词,引领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翻天覆地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于是,人们认为流连在器物层面的现代哲学已经很完备了,导致百年哲学固步自封、注重传承,不太在意哲学自身的与时俱进和创新。
百年前,科学界相继作出:光电效应实验,光的照射发生了电流、使电子发生了移动,光波“敲打”了电子;约恩孙、汤姆孙实验,电子束发生了干涉、衍射,电子具有波的特征。多种波、粒同时呈现的实验让早年习惯于器物思维的物理学者猝不及防,绞尽脑汁地进行猜想、琢磨,开展世纪大辩论,使物理学陷入波是粒子、粒子是波的悖论,难以自拔。
由于两百年来哲学的器物思维,物质之间的作用只能停留在碰撞、拉伸、摩擦等机械接触传动的层次,想不到光电效应是光波与物体核外电子的伴生波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电流;也想不到电子束发生了干涉、衍射,是电子伴生着波的使然。
哲学思想滞后、对微观物理的有效供给不足,物理学者只能改换门庭-依赖数学:用光电方程解读光电效应、以波动方程解读二相性,仰仗数学公式作为物理学的理论靠山。近一个世纪的物理学,从哲学范畴移情别恋于数学,淡化逻辑,在拼拼凑凑中建立了量子力学(凑齐了四大力学)。
量子物理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是一个不确定的、牵强的理论:量子纠缠、不死不活的猫,模糊因果充满困惑、居然占据科学讲坛90年。这不是学者弱智,而是因为哲学尚沉浸在器物时代、物理学还流连在实体之中,哲学对科学的有效知识供给不足。近代科学探索倚重数学冷淡哲学淡化逻辑是一条错误的道路,致使世界科学90年的沉寂。
近20年,人类由工业化社会进步到信息社会,互联网、信号、流量、wifi铺天盖地。可是我们的哲学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对看不见摸不着且弥漫在世界的客观存在——伴生波没有思想准备;对波的作用缺乏明晰的理解。哲学家没有钻研波与本体之间相依相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物理学则把波与实体分开章节讲述,忽视实体与波之间“伴生-同生共死”的默契和天然依存,迷失了波与实体之间的相辅相成。本体伴生着波是宇宙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忽略主体伴生波则是与自然真实失之交臂。
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在器物时代,注重有形的器物,对伴生的波视而不见,鱼看不见水——对弥漫在身边的伴生波熟视无睹。事实上所有的人和物都处在伴生之中,如:每个人都有姓名、有身份证、学生证、有手机号……这些萦绕在实体人身外的非器物的信息就是该人体的专属标志、就是这个人伴生的波。
近代物理学看不见伴生这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想象不到粒子与波的伴生关系。物理学习惯了注重物质实体,对微观物质能够伴生着波更是不敢想象。其实,伴生是自然界普遍而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真实的存在;是基本知识、有普遍的价值。她将开辟哲学和物理学的新纪元,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在探讨物质文章中,一再提及“伴生”,因为“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是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粒子具有波特性的根源。伴生这个生物学名词被运用到物理学上,有的人觉得生僻、深奥。其实,伴生是天地间最普遍最广泛的现象,伴生一点也不神秘,也不突兀,普通得无处不在,伴生时时刻刻都发生在你、我,我们每个人身边。
事物伴生着的波由主体、由运动粒子发(辐射)出,同时,相关类型的波也能够对主体、对粒子发生作用。例如: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右手定则),磁场也能够对运动的电子发生作用(左手定则)。
在常观,自然动物、植物用伴生的波-气味、信息相互交流:飞蛾能够接收到数公里同类的信号、植物能够以信息素科学分配彼此的范围;我们能够看到房屋山川、看到绿叶红花,是因为这些物体分子伴生的波反射了部分阳光的波;我们的手机时刻接收或发射电磁波,人们就是靠这些波与亲朋好友、与世界保持联系、进行交流。
在宏观:太阳伴生着阳光、磁暴,伴生着引力场;
地球伴生着大气、磁场、引力、春夏秋冬;
月亮伴生着潮水、阴晴圆缺。伴生着中秋节。
宇宙天体就是在场作用下维持相对位置、保持规律运动。
在微观:物理人用加速器找到了62种基本粒子,大小不一,寿命有长有短,大部分没有质量,具有质量的基本粒子只有质子、电子(中子是质子+电子),这是因为只有质子、电子周围存在着伴生的场。质子是粒子、伴生着引力场,并且从微观的原子核向周围无限延伸到物质世界、到宏观的太空,形成了弥漫在宇宙空间的非接触的但是能够相互作用引力场。
质子、电子有质量,是因为它们周围有伴生着的场、能够与质子场呼应,从而受到对方场的作用而发生相互吸引、产生互动的引力,在地球表面对这种引力的度量值称之为质量。因此,某粒子有质量必须是这个粒子(如,电子)伴生着与质子场相呼应的场。粒子物理中那些没有质量的粒子不是缺少那个神秘的希格斯粒子,而是因为没有与质子场相呼应的伴生场。
没有场思维就不能解读那些没有接触,产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就难以解读太阳与太阳系、难以解读核外电子绕质子规律运转形成原子、形成分子;没有场思维也不能解读物质为什么会有质量。
电子若是一个单纯的粒子、就不能解读电子所携带电荷、也不能解释电子之间非接触的相互作用以及电子存在的质荷比。所以电子是粒子、并且伴生着电、磁、波。在奥斯特实验中,导线外的小磁针偏转;现代磁共振电流形成的强磁场、都证明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磁场;我们的手机和通信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发射和接收的)都是电磁波,都是电子伴生着的电磁波振动发出的辐射。
用电子是微观粒子又伴生着波的观点,能解读所有的物理学波、粒实验:双缝实验,电子的发生了衍射;用高能电子束射向金箔和铝箔,穿射出的电子束在靶上形成了明显的衍射环。这些电子“波动性”的实验并不说明电子是波,而是电子伴生着波。电子伴生着电、磁、波,在麦克斯韦方程已经得到印证,只是当时的伴生只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哲学人还没有感悟到伴生现象是大自然的普遍存在。
重视伴生哲学、正视“电子的运动伴生着电磁波”,光电实验中,较高频率的紫外线与金属核外电子运转所伴生的电磁波形成共振、振出了电子,在电压推动下形成电流。由此,可以全面地解读光电效应、光电现象的所有特性。光只是电磁波、光不是光子。
器物思想则总是把自然的波想象成一个个的什么“子”、相互作用靠“碰撞”。物质内存在着波,这个波是核外电子规律运转伴生的波,是自然的客观存在。物质中不存在用德布罗意公式计算出来的物质波。
哲学的器物思维,认可物体之间的作用只能停留在接触的机械传动层次,想不到实体间的交流是通过伴生波与波的远程联系控制,例如现代的手机通讯、短信、微信全部仰仗的是信号——电磁波,乃至电视换台、汽车开门、火箭的发射都是用波来搞定。无人驾驶汽车是现代科技的集中体现,也是波与实体完美配合的典范。我们的哲学(物理学)的思维不能停滞在碰撞这样的低级层次,应当与时俱进、对粒子伴生的电磁波及其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伴生——明朗又清楚,伴生事实从宏观、常观到微观漫天彻地、无所不在,乃大自然的普世法则。伴生是波(网络)时代的原创性研究,伴生是生物现象、是现代的哲学思考、是将来物理的指路明灯。物理学必须拼弃那些“既是又是、既是又不是”种种有悖逻辑的强词夺理,回归理性并注重伴生,才是科学进展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和科学的知识变革及思想先导。
人类哲学在先贤的教诲之下建立了严谨的逻辑;建立了对立统一的观念、量变到质变、本质和现象、实践第一等等睿智的哲学观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互联网时代,哲学将建立实体与伴生波的观念,哲学将站上新的高度,引领科学和人类社会前进一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哲学人与时俱进推动伴生思想责无旁贷。伴生是自然事物的普遍存在;却是哲学、物理学的新发现。是自然的香闺艳约、是物理学的一唱雄鸡、是中国梦的梦寐以求。伴生理所当然的应该引起重视、应该凝练为现代哲学的新理论。
哲学思维的外延、内含面临新的拓展和突破,这也是哲学自身的反思总结和创新。现在,伴生的哲学观点将要把物理学从波粒二象的泥沼中拯救出来,走上实体粒子伴生波的康庄大道。探讨本来、走向未来,有了哲学依据,有了观念的突破创新,众多的自然之谜将迎刃而解,哲学携手物理学、迎来灿烂的春天。
2018/3/27
参考文献:
晏成和.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