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视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ch66

博文

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一)

已有 7819 次阅读 2018-1-13 20:3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一)构成物质的力

                                            晏成和

元素周期表告诉我们:质子与核外电子构成了原子,构成了所有元素,然后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了世上万物。 质子、电子是万物的基材,此“二子”是如何连接成物质?是当代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物理、化学的核心问题。  

且不说气态、液态物质,单单是固体就有千姿百态、万种特性:金刚石硬、纯金软,钢铁有强度、能导电、能磁化、高温下能熔化……这些个特性来自哪里?质子、电子是如何连接构成物质、这种种特性的机理何在?这是人们一直寻思的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应当回答的问题。


有人会说,这些我们早就知道了啊,我们在中学就学习了各种的化学键,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此外,在大学的相关专业还讲授了不同物质中这三类键的相互混搭、称之为离子性比例; 教科书还讲述了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等等各种不同的分子力;还讲述了σ键、π键、δ键……

这些键理论貌似分类细致、面面俱到,实际上的解读苍白、缺乏依据。因为所有键的构成理论与自然公理格格不入。

我们先来看共价键,现代教科书上说:“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发生电子云重叠偶合成的化学键。”

然而自然现象,电子与电子相斥,已是众所周知。实验:金属球导入电荷,立即形成电场、产生电压,表现强烈的相斥;元素周期表中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列,并且按2、8、18的均匀分布,这些实验事实和数据表明,电子与电子在有限体积内达到距离最大化,电子与电子总是在尽量相斥。

而共价键理论说,该连接是原子共用的外电子对重叠而成。既然是同种电荷相斥,电子与电子如何重叠、如何共用、如何偶合?共价键理论“电子偶合”完全违背自然公理。请问,相邻电子究竟是相斥还是偶合?自相矛盾、出尔反尔的理论肯定不是自然真实!共价键理论的虚妄,给科学带来一个世纪的迷茫。

美国学者Ira  N.Levine在其著作《物理化学》中说到化学键言语审慎:“化学家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概念来描述成键;共价键稳定性的物理原因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理智的学者坦率地说出共价键的物理机制尚未解决,完全没有国内教科书的牛气和无畏。

离子键、金属键也不经推敲,谁也不会先自动失去电子,然后与对方去争夺、形成相互的吸引。键理论与大自然告诉我们的电子的特性南辕北辙。 复杂、生涩的键理论不是自然真实,因为大自然崇尚简单。


金刚石硬、钢铁有强度,表明该物质有强大的内聚力,物质聚合的主力来源于质子对物质的吸引力、质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结合主力,所有的化学键力、偶合全都没有依据,五花八门的化学键是一百年前牵强附会的瞎猜,之后几十年就迷迷糊糊传承。


文章的题目是物质的构成,文章开头就说到构成原子、构成分子、构成……在中文里这个“构成”是把分散的部分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功能整体、其中还蕴含着结合时必然存在的结合力。我们探讨构成,关键是要找到物质结合时必不可少的结合力。大自然昭然若揭地告诉我们:质子、电子紧密结合成原子、同时质子与电子隔空相距。那么质子、电子的结合力只能是来源于它们各自伴生着的场,上篇文章《物理之路怎么走》就已经讨论到质子、电子各自伴生着的场。


我们先来回顾电子伴生着的场:

1、携带着电荷、同时伴生着电场力(使原子中电荷达到平衡的力,并且外延)。

2、与质子定量相互吸引、形成核外电子。

3、移动时产生磁场,同时伴生磁场力。

4、振动时辐射电磁波。

质子携带的场也是多功能的:

1、定量地吸引电子、平衡电子的场,导致电子运转。

2、对所有的场粒子(电子、质子)都有吸引力,并且外延。

3、没有边界,只能有聚合功能、因而质子的引力场不能屏蔽只能叠加。

4、质子对电子的引力随温度发生变化,因此核外电子的速率随着温度发生变化。

精妙的大自然只是赋予质子伴生的质子场、电子伴生的场,使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物质内的力:构成了质子对电子所形成的引力;构成了电子与电子的斥力、构建了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并且赋予电子运动伴生的电磁场,构成了电磁力。由此,这四种力让“二子”既聚合、又适当分离,构筑出了现在这个包罗万象、天然合理的物质世界。演绎出来林林总总的世上万物及其玄妙变化的各种特性,实在是鬼斧神工。


聚合力:是质子对定量电子及周围物质的吸引力,是物质构成的主力。这个质子场力没有边界,向外无限延伸,遵循平方反比规律。

斥力:电子场与电子场之间的斥力,让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呈2、8、18均布、建立了原子空间;核外电子与质子数相等以保持电荷平衡。当物质相变成气态时,价电子呈球状包围在分子之外,电子的斥力使分子摊开距离。所有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斥力都是电子提供的,所以就有了阿伏伽德罗常数。

价和力:电子场对质子场也有定量的趋向力,同时,聚合力会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环绕两个原子以特定线路运转,这样就产生价和力。

电磁力:电子、质子之间的聚合力使得电子在核外高速运转,以达到平衡。电子运动伴生着的磁场,磁场力是金属物质构成的主要内力。

事实上,自然界中金属、共价、化合物晶体确实大量存在,物理学应该回答这些物质晶体存在、构成的原因。早年的探索忽略了质子、电子及其伴生的场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作用,难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精巧。

我们先来观察自然物质探其究竟:我们注意到,在常温下,大气里的氢、氧、氮气等同种元素的原子,它们总是两两牢固地结合成分子,在化学方程式中,氢气、氧气也要写成O2、H2;为什么?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除惰性气体以外,每个原子都不能单独存在。同种元素的原子总是两两紧密结合。这个成双成对不是偶合,而是两原子核相互吸引对方的价电子,形成价电子包围两个原子核运转的牢固分子。

我们再来看晶体,晶体是固体物质构成的结构主要形式,主要有共价晶体、化合物晶体、金属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确实是与价电子数密切相关,如:碳、硅(4价)磷(5价)。并且结合过程确实是有价电子的参入,晶体结构与价电子数全面吻合。

大自然在共价物质晶体中提示我们:晶体物质的结构与价电子数密切相关,说明价电子在晶体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的结合绝不是电子的偶合,而是大自然把质子场对电子的吸引力巧妙地变换成物质的结合力


电子的价和运转     质子场对周围物质、对电子的吸引力是物质构成的主力、是最强大、最基本的自然力。应该注意:这个引力是没有边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不会到了原子边缘嘎然而止,而是超出了原子、无限延伸,谁也没有理由把这种无限的作用力限制在一个原子范围内。

物质所有的质子引力都向外延伸——于是吸引相邻原子不稳定的外层电子,形成了外电子(价电子)共享。导致核外层价电子的运行线路是:在两个原子核的作用下,包围着两原子核及内层电子形成椭圆形的轨道高速运转。

我们把原子核及内层电子叫做核心,把价电子包围两个核心、促使两核心紧密结合的运转叫做价和运转,参入价和运转的电子叫做价和电子。即包围着两核心的价和电子由两原子共享,同时把两原子稳固地结合起来。

引力都向外延会不会造成混乱?不会。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电子轨道上只能有一对电子运转。原子间的价和运转也遵循泡利原理,我们把一对价和电子围绕两个核心运转所结合成的整体叫做结构元。结构元如同是原子的家庭,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级基本单位。

除惰性气体以外,所有物质的原子都是两两结合成结构元,再由结构元构成大千的物质世界。

·   固体          结构元      液体

·                   图一

 如(图一),中部:一对价和电子围绕两核心运转,形成结构元;

左图:在固体物质中,价和电子在平面轨道上稳定运转,结构元间位置相对整齐固定,形成了稳定有序的固体架构;

右图:液态物质的结构,我们将在物质的相变中进行讨论。

自然界有许多事物是在不同层次上的相似重复:原子结合成结构元;动物组成家庭;天体组合成共扼星系。

这样, 结构元把质子对电子的引力演化成两原子的结合、构造成物质的内聚力,这是原子构成各种物体基本内力的惟一来源。没有包围两原子的价和运转,原子间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价和运转说明价电子的运动的线路、速率是规律的。

可是百年物理认为:核外电子是作无规则运转的电子云,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是近代物理探讨禁区,使科研迷失方向。电子云理论把电子的运转思维定格在单个原子之内,不能交代物质的内力。

键理论之所以荒唐、不能以理服人,是因为大自然在制作世界万物时用到了两个尤物(质子、电子)、及其伴生的场。键理论只用到其中之一、而且用反了,电子-电子的相斥在此成了“偶合”,对伴生的场、对物质构成的力茫然不知。

至于分子之间的结合,明明是质子聚合力的外延、电子运转伴生的电磁力。键理论却要创造色散力、诱导力,竟然是来源于原子核的振动、电子云的偏移,我就不摆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质子、电子所构成的物质内力来探讨物质的共价晶体,有延展性、有光泽的金属晶体是怎样形成的。

        2018/1/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1094685.html

上一篇:物理之路应该怎样走
下一篇: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二)
收藏 IP: 117.151.47.*| 热度|

2 杨正瓴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