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硕士属于专业学位,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它既不是教育学,也不是教学论,但与二者联系紧密。
教育硕士以学科划分,如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教育硕士导师应该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师范院校设置的课程)原理,又了解中学现状,结合本学科中学教材(如生物学)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研究(不是教学研究)。然而现在高校的教育硕士导师情况远不能达到或满足上述要求。
教育硕士发展迅速,从在职生到应届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甚至有超越学术型研究生规模之势。而教硕导师明显不足。于是一些学校将以教学法为主,教学为主的副高以上的老师作为教硕导师,甚至将部分学术型导师转为教硕导师。
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学术型导师与专业型导师截然不同。学术型导师往往是某一专业狭小领域的专家,即便你发过多少文章,并不意味着你也懂教育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学术型导师通常都有过专业历练,积累了一些经验;而教硕导师大都是临时抱佛脚或拿鸭子上架,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于是这些导师在指导学术型研究生方面的经验到了教硕这里不适用了。甚至学生论文选题都插不上嘴,更遑论指导了。于是近年来教硕生论文选题套路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学生茫然,导师茫然,自然只能跟风模仿了。如此下去,教育硕士会走进死胡同。
很多导师非师范出身,自然没有学过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对中学现状也不熟悉。虽然在专业方面有特长,但在学科教学方面显然是生手,不论你是教授还是博导(我没有贬低任何老师的意思)。这样的导师带教育硕士,名不副实,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问题还不仅限于此。不懂没关系,只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也行。然而,一些导师对教硕不在意,远不如做自己科研的热情高。与学生有效沟通少,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导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既不懂又不学,还要装腔作势当专家,自以为是,岂不误人子弟?
我认为,教硕导师上岗前的培训很有必要。应该组织导师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原理。还要请中学老师谈中学教育现状及问题,了解熟悉中学,补上短板。只有这样才能站在高校学科优势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学教育问题。而不是只强调教学技能,如何说课上课,课件制作,考试分析,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具体的培训。教育硕士应该是具有家国情怀,教育理念,专业功底,胜任中学的优秀教师。
教硕论文选题的困境出现在学生,根子在导师。思想的禁锢是教硕生论文的最大障碍。今年新生开题报告我给学生的建议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找准问题,备好方案,放手去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