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学硕,专硕与饭碗 精选

已有 10351 次阅读 2019-3-13 13: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是不同的。学术型以科研为主,试图培养科研型人才;专业硕士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拿我们生命科学来说,学硕是传统意义的研究生,必须做科研,而且毕业前必须有文章发表。专硕为教育硕士,培养未来的中学教师,不需要(强制)发表论文。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专硕,招生名额逐年增多。考虑到毕业后的去向,一些优秀的本科生选择教硕而非学术型。甚至非师范综合大学的毕业生也报考。学生报考热度也逐渐升温,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学硕。教育硕士都是第一志愿考生,录取比例今年达到1:8,而学硕每年都需要调剂。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专硕指标多,几乎与学硕招生指标不相上下。报考人数多,指导老师少,教硕导师与招生数1:4。学硕指标少,生源不足,导师与招生数几乎1:1。可以说专热学冷。但为什么一些高校老师宁愿招学硕而对专硕不感冒呢?

现在高校对老师的评价以科研为主。四维导向影响老师们的职称,待遇,利益。而专硕似乎不受领导们的重视。决定学校地位排名的是科研,文章,项目。而专硕导师只有基本的工作量,很难以文章项目来考核。以科研为主的老师自然对教硕不感兴趣。这是因为科研导向所致。教学成为鸡肋同样如此。

做科研的提升快。因此老师们争先恐后地争学硕招生名额。而专硕招生指标宽松,却少有人争指标,而且教硕不要求发表论文,培养压力小。因此科研上不去的老师只能招专硕。在学校领导眼中,能带来高大上文章,高层次项目,奖项的才是人才,而专硕导师成为能力水平不足的标志。甚至博导,学硕导师看不起专硕导师。

学硕做科研越来越难,压力与日俱增。专硕学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师技能培训,然后到中学实践,完成论文。对于中学教师岗前培训很重要。报考教硕的研究生大都愿意做教师。因此这很适合他们的想法。现在学硕毕业后当老师的也占多数。从就业的角度,与其读学硕不如读教硕。教硕比本科生,学硕更有优势。中学也更欢迎教育硕士,这是市场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硕若不考博士,很难与教硕在竞争中学老师的博弈中取胜。教硕生目标明确,相对稳定而且更努力。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专硕成为国家未来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这是市场导向。毕竟做科研的是少数,而做老师的是多数。现在高校教师门槛升高,必须有博士学位。而硕士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选择当老师,尤其对于女生也是不错的职业。

随着新教师的不断涌入,学硕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学硕研究生招生越来越困难。导师人数与招生人数倒挂成为必然。即便每人每年一个指标,与其承担课题所需人数相差甚远。老教师与新教师争生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现在有能力的研究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达不到导师的预期已是导师们共同诟病的话题。如此下去师多生少,生源匮乏必然导致科研周期拉长,不利于出高水平成果。

高校需要转变观念,对学硕专硕一视同仁。在教硕培养方面需要下大力气,更多投入。毕竟学校的声誉与社会的评价挂钩。老师也要转变观念,对于教学投入多的老师在培养教硕方面下功夫同样是贡献,而不是只有科研一条路。要鼓励老师尤其是有经验的年长老师转向教育硕士的指导,这对提升教硕质量至关重要。普通高校拼科研一味与一流学校比肩,永远也赶不上北大清华,不如在自己优势领域上提升。盲目追求高大上,最后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迷失了自己。

说直白些,学生对专硕热,老师对学硕热。学生关注的是工作,老师关注的是待遇。南辕北辙反映的是各自需求(饭碗)。选择由各自导向决定。

不论学硕专硕,对于师生双方来说,要想做出成绩都不容易。都需要刻苦钻研和努力付出才有回报。学硕专硕是并行的,不存在高低之分。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167287.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评审有感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11 李学宽 李明阳 吕洪波 王从彦 朱晓刚 王卫 徐智优 鲍海飞 伍君勇 彭真明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