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对科研工作道路的断断续续思考【修改后发表】

已有 19609 次阅读 2014-7-24 06:21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一些东西,在我的心中时常浮现。有时我想去描述它、思考它,却又不知如何进行,很难形成完整的图景。我只能断断续续地写下、梳理这些思想。

1.生命是一段旅程

2009年,正当我告诉妻子回国工作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后,妻子说:“如果你当初硕士毕业后跟着高老师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现在也许已经是教授了。可是你在国外读了博士、做了博士后,花了8年时间,回国也只是副教授。这合算吗?”

当时我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我的回答是:“回国人员算是引进人才,有科研启动经费,能独立开组。”

这是我当时的回答。现在想想,一般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总是“合算不合算”,总是“利益”。但问题是,人生有很多事情不是用“合算不合算”来“表征”的。首先,“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老天不会让你“全得”的。也就是说,走这条道路或者那条道路,都是有得有失的,否则大家都来走一条道路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因为“挤”坏了)。其次,“合算不合算”,你未必算得清。有很多事情,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很多事情你看不清,也没有亲身经历,也不可能同时走两条路去进行比较。

我后来悟出的道理是,“生命是一段旅程”。人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用慧律法师的话说,“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都在棺材里。”人活在世界上的目的,不是为了急着到达生命的终点,不是“急着去投胎”。人活在世界上,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经历了、学习了、感悟了、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这比得到什么利益和头衔还重要。回顾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种种经历和提高,看着自己每年填报的职称材料(内容的丰富),我就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2.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入职的初期,我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到沙子里面。的确,各项事务非常繁忙,每天很多事情“飞”过来,让我“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但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个“生态位”的问题。

所谓生态位,通俗地讲,就是你凭什么在院系生存,在学校生存,在学术界生存,在社会上生存。你具有哪些“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东西,或者说特色。你有哪些优势,以至于别人“水泼不进”,你“雷打不动”,别人怎么也撵不走你。就像一只手和手套正好套在一起一样。

成功的人,必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有的人博士毕业后没有留在本校当教师,而是去了差一点的大学,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的人教学工作量不满,但他把科研工作做得呱呱叫,文章、基金不断,找到了在院系中的生态位!

有的人科研上“不瘟不火”,但在行政上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服务大家,找到了生态位。

周国平好几次评不上研究员,但他写出“通俗哲学”,家喻户晓,这是他在社会上的生态位。

我们不清楚蒋方舟在学业、学术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她频繁在报刊杂志发文章,塑造了“清华才女”的形象,这是她在社会上的生态位。

有些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不高,比如做固体超强酸的鼻祖一开始发的也就是Chemistry Letters,做金催化的鼻祖一开始也发Chemistry Letters。但是说到这个人,同行知道他在做什么,或者说说到一个研究领域,别人想到他的贡献,他的文献成为了别人写论文的引言部分不可规避的“里程碑”,这就是在科研上的生态位。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在发表论文的“强度”上比不过办公室里的同事,在行政事务能力上远远比不过系领导,那么我的生态位又在哪里呢?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青年才俊,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我的生态位又在哪里呢?

找准生态位,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入职初期,整个就是“职场菜鸟”,没时间思考,只能埋头发展自己。

别人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也问妻子,也问个别同事,苦苦思考这个生态位的问题。

3.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可是传统的、世俗的“成功观”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权,要么是有名。我心中也曾有种种烦恼和疑惑,刚才我也说了,“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

后来,我读到郑石岩的《清心九书》,了解到一个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法门”。

郑石岩说:“人贵在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去生活,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每个人的性向、能力、经验都不相同。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潜能去实现,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每个人生命实现的目标不同,但是实现的喜悦都相同,都在绽放着生命微笑的香气。”

他提到艾森豪威尔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一起打牌,他每一次抓到的牌总是很差,于是不停地抱怨。这时,他的母亲严肃地说,你要懂得玩牌的意义。玩牌是要把你手中所握有的那副牌,不管是好是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也是一样,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你要把自己所能掌握的环境和条件,发挥到最高效用,不能逃避,也不可能重新换一个情境。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将军每当遇到重大的困难,都想起母亲的话,从而转败为胜。

郑石岩的话和所引述的故事,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曾针对别人一种论调(就是举出一个牛逼的人,然后说你比不过他,让你羞得自容,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撞死”)说,的确,那个人比我牛逼,那么,我是缴械投降,在家里歇着了,还是继续努力干活,做好自己的事?

这些话到了现在都有现实意义。回顾这几年的经历,的确如此。我也说了,学校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我既非做吃等死之人,也不是校庆典礼上校长邀请上台作报告的科研达人”。但是我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既不盲目和别人攀比,也不自暴自弃,从而找到了“成长的喜悦”。

后记:修改后,由《科技导报》2014年第24期刊登:

2014-24-89-对科研工作道路的一些思考.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814183.html

上一篇:不支持学生私自和别人开展科研合作
下一篇:评职称失败,怎么办?
收藏 IP: 210.13.109.*| 热度|

113 林中祥 郭向云 褚海亮 王永 马陶武 张建福 张凌 曹君君 黄伟 梁作论 刘庆彬 强涛 唐常杰 姚强 余国志 黄永义 彭思龙 亓欣波 尧中华 魏青山 陈琳琳 肖振亚 柳林涛 尉亚军 蒋敏强 袁军法 彭波 刘立 肖里 胡九龙 郑近德 孙卿 章成志 陈璟浩 李庆运 杨肖 毕鹏翔 彭娇婷 金义光 焦飞 马中良 戴小华 廖晓琳 郭峰 张磊 梁洪泽 崔华清 王宇 胡宝群 郭胜锋 余世锋 王春生 王洪涛 郝文涛 李伟 吕健 余超 马晓光 郑新奇 覃伟 王振 孙静宇 麻庭光 郑维尔 高绪仁 刘士勇 王树松 吕喆 孙庆丰 胡俊 施安路 曹墨源 常顺利 张文超 赵君渝 张波 蒋永华 马耀基 李学友 王有基 陈理 李孔斋 彭友松 蔡正才 寇兴然 蔡彬 QDA2012 biface divingmed shenlu yewen geowk eastHL2008 lingling101 freefishh zhuql cjyl hsigma WUST2012 笑傲江湖 caozhh abang aliala cyliugz htli gwc m2013e PWANGSEIDON green8998 seanhhu leslie1898 xiexmbs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