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关于研究生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并且,多所院校宣布进行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改革。本文是我接受一家学术刊物微信公众号书面采访的内容。照片由本人摄于“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研究生选修课的课前。]
1、南方医科大学的一位硕士生导师,因幽默有趣的招生信息而引起广泛讨论(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63.shtm),您认为作为导师应该和学生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答】我不评论个案,只说“我认为作为导师应该和学生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国外一些关于青年学者职业发展的书说得很明确,导师和研究生应维持professional的师生关系,而不是称兄道弟。这是因为,导师和研究生有年龄的差距(代沟),他们各自的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务也不同。
导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做科研,确保他们在学业和为人处事方面有提高,他没有义务和学生打羽毛球、唱卡拉OK,虽然偶尔也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我在国外读博士时,导师几乎没有和学生一起吃饭。在国外做博士后时,导师基本上每年在家里举行一次圣诞party,仅此而已。
导师如果和学生过于亲密,不利于在学业上要求学生,也不利于在遇到问题时批评学生。最忌讳的是导师和课题组个别学生关系亲密,这就会造成不公平,会让周围人感到“偏心”。
2、有很多研究生认为,研究生阶段上课无意义,实验才是重要的,对此,您怎么认为?是否反映出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
【答】不仅有些研究生这么认为,很多导师也这么认为。具体分析,有些研究生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觉得参加课程学习困难、所学课程和自己的研究无关。他们希望尽快完成实验,以便实习、找工作。而有些导师这么认为,是他们希望能“抓”研究生,产出科研成果。
在我国,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都需要上课和做研究。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打好基础是对的,不能简单地用实践(做实验)来代替理论上的进修(上课)。
关键是:在什么阶段就得干什么阶段的事。该上课时就得上好课,而不是在课上用手提电脑干别的事,也不是翘课去参加社团活动;该做实验时还得做好实验,而不是想着到校外去实习。
3、有调查显示,35.5%的研究生有一定程度的抑郁,60.1%有焦虑问题。学业负担重、就业前景不理想是主要压力源,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答】研究生教育矛盾重重。如果把“兵力”全部集中在科研,更有可能把科研做好,但这会影响实习、找工作。特别是硕士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实习、找工作。而如果把“兵力”全部集中在实习、找工作,那学生就很难毕业。这个平衡必须要把握好,不能两头不着杠。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情。比如,一开始就抓紧时间搞科研,取得好的学业进展,之后就有足够的时间实习、找工作。我课题组的研究生,只要听我这番话的,都能把学业和就业搞好。
遇到问题时,要分析“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怎样从这里到那里”。这样,思路会更加清晰。
另外,适当休息、锻炼,并寻求导师、朋友、实验室同学的帮助。还可以从过来人的求学和求职经历中得到启发。
4、教育部曾表示,争取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面对专硕的大规模扩招,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可以做出哪些改变?
【答】专硕扩招是个新“课题”。一方面很多学生有拿硕士文凭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和导师也有利用专硕名额扩大招生的需求。但扩招后,如何培养专硕?如果专硕像国外的课程硕士那样,只需要上课,那就简单了。但如果那样的话,导师就只是成了授课者了,无法指导专硕做科研、发论文。现状是,导师招了专硕,也要求他们像学硕一样做科研、发论文,否则自己就“无利可图”。这个现象称为“专硕培养学硕化”。
专硕培养,要求专硕有在行业内相关单位实习的经历。但在有些高校,这样的实习要求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导师让学生在课题组做实验。如果让专硕去行业内相关单位实习,这就容易导致专硕的硕士论文工作量不足、硕士论文研究课题和实习内容不匹配等问题。此外,学生行走在外,会有安全隐患。这对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5、许多学生考研的动机只是为了找工作,不是发自内心热爱学术。学生动机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您对学生和导师有什么建议?是否有必要在学术型硕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流?
【答】应该正视现实。至少,我能坦然面对这样的现实。有些导师告诉我,他们会挑选想读博的硕士生进课题组,这样能确保课题组的科研产出。但问题是,这样的学生被他们“抢”走了,其余的导师会面临一样的问题。
也有的导师说要引导研究生走上学术道路。只要引导成功,他们自然会拼命干活,收获比同伴多得多的科研成果。然而,学术界的职位毕竟是有限的,多数硕士生都不会走学术路线。
我课题组的硕士生没有一个人继续深造,这代表着我目睹的普遍情况。但我认为,这很正常。我对他们说,哪怕将来不准备走学术道路,现在也得努力把学业完成。我不想千篇一律地说“现在做科研的一套方法也能用于将来的工作”,而是宣扬“做事要明快,该做什么就得把什么做好,认真读研,努力找工作”。
当然,也有的导师硬是“押”着学生做科研,提出很高的毕业要求。
是否有必要在学术型硕士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流?完全没有必要。读研一共才三年时间,第一年上课,最后一年找工作,他考上后按部就班做就行了,还需要折腾啥?如果“分流”是指部分学硕转博的话,那倒是另当别论。
6、今年以来,多所院校都提出不得将论文作为唯一毕业标准,学校以及导师应当从多方面进行评估。对于这种改变,在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中,应侧重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在最后毕业时又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判?
【答】在我的个人主页中,有这样的一段:“努力地将研究生导入正轨,让他们通过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使用、论文撰写和修改、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过程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什么能力呢?当然是提出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实验结果整理成文发表并讲述的能力。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也很重要。在最后毕业时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判?很多学校、很多专业还是用毕业论文、发表的科研论文和答辩表现作为评判标准。我们可以认为,毕业论文、发表科研论文、答辩表现应该是A、B、C三个得分项的关系。区别在于,不同的院校和学科A、B、C的权重不同。如果三个方面都表现优秀,岂不更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