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前段时间接受一家学术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书面采访的内容。]
Q1:请您谈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阻力都有哪些?您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马: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得不到有价值的结果或是做实验失败都是很常见的。克服阻力的关键之一是“谋定而后动”,即在实验之前做好实验设计,并做准每一个实验。哪怕实验结果不理想,只要实验做到精准,实验结果都能够成为学术论文或者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如果实验结果和想象不一致,那么也不要沮丧,如果能把问题搞清楚,说不定你的论文还能发表在更好的学术期刊。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遇到挫折。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静下心来分析已经得到什么数据、还需要做什么实验。而且,要让他们明白做实验不能贪多求快。当审稿意见回来后,就要及时地围绕着这篇论文补充审稿人要求的实验、回答审稿人的问题,而不能先把这篇快要到手的论文放在一边不管不顾。当学生的一篇英文论文被接收后,我会让他们在效率低下时,提前把自己的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章内容。还可以提前撰写学位论文的绪论部分。这样,就能赶在时间的前面,确保最终学位论文的质量,也能看到阶段性的进展,不容易疲惫。换而言之,读研期间导师引领学生把握好时间节奏是很重要的,在一个阶段就得把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目标要明确,精力要集中,做事要有章法。
Q2:在您从事科研的道路上,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成为您坚持的动力?
马:学术严谨成为我和身边人共同的追求,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的妻子任教后,指导学生写的一篇论文先后投到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RL,但都被拒绝了。投稿之前,我总是质疑她:“这样的文章能被Nature接收吗?”但她仍坚持论文修改,重投。最终,这篇论文发表在了Science Advances(Science杂志的子刊)。
她指导研究生、博士后和本科生完成了十多篇科研论文。有时候即使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最终文章也只是发表在PRB或者根本没有写出来。他们花了好长时间反复修改论文、检验结果。即使如此,她说,虽然只是发在PRB,但这些都是仔细研究的结果,而不是随便发表的。
入职十年,目前她的职称还是副研究员。但她现在想的不是评职称,而是把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做好,在每一个研究体系中,在每一篇论文中发现科研的乐趣。
Q3:教学和科研兼顾一定非常辛苦,请问您是如何平衡二者的呢?
马:有很多人在分享经验时,都说教学能促进科研,科研也能反哺教学。但我认为这只是理想化的情况,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现在的大学环境也不是特别能允许教师“慢慢来”。刚开始上一门课时,你必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很少有时间直接做科研。只有课程准备好了、教过好几年之后,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才会减少。此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空余的时间温习一下课件。这样教学对科研的影响才会降到最低。简而言之,合理安排时间,不同阶段有所取舍。当然,还要明白,课题组研究生是做科研的主体,研究生导师必须学会同时指导多个研究生做科研,让他们取得科研进展。
Q4:作为学术“前浪”,您会给予学术新秀、这些新一代的“后浪”们怎样的寄语?
马:在读研究生时,千万不要看到周围人或者自己在高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就轻飘飘地认为自己走上独立的学术道路后一定能轻易地取得成果。做科研、当老师都没有那么简单的。仅仅是上课、开会、处理各种杂事就应接不暇了。这世间的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要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会付出甚至是放弃一些东西。生活不是理想化的,没有人能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做好。大家无非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来做一些事儿,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还是那句话,合理安排与规划至关重要。
我在复旦大学开了一门研究生课“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通过系统授课,我给这些“后浪”们传递这些要点——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写论文,都有方法可循;做事要积极,做人要厚道;努力读研,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要务实,而不要矫情。换言之,读研期间,什么阶段就做什么阶段的事情,一开始要使科研“着杠”,以后使找工作“着杠”,千万不能一开始想着玩,到后来论文发不出,毕不了业,也没时间实习、找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