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本文由本人(马臻)原创,应邀首发于昨(5月13日)晚科学网微信号公众号。]
近期,多家媒体以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博士生“延毕”的悲惨遭遇。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博士生的延毕率为60%以上。
媒体讲述的故事,使我们对博士生的困境有了形象的认识,但媒体没有分析清楚:博士生毕不了业,怪谁呢?怎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延毕的客观原因及对策
延毕确实存在一些客观原因,比如:
攻读博士从事创新课题本来就是困难的,而且实验顺利程度很难预料。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有些实验无法开展,或者需要排很长的队使用公共测试平台的仪器。
撰写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本来就需要时间,并且发表科研论文需要经历审稿,且不能保证“一枪命中”。
有些培养单位针对申请学位,提高了发表SCI论文的影响因子要求。
当博士生进校那一刻,博士生的科研基础和导师的管理模式、能力水平都各自固定了,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质的改变。
遇到这些自己不大能控制的、很多人都会面对的客观原因,博士生有苦也说不出,只能咬紧牙关自己去面对。
到时候对照着毕业要求,发现自己没有达标,而且院系也没有因为“法不责众”而“放水”,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抱怨了。
比如,我有一个在职的博士生。她在一个科研单位从事本职工作之余,挤时间开展博士论文研究,业余还要照料小孩。
对她来说,这种“有一搭没一搭”的科研模式和时间掣肘,就构成她延期毕业的客观原因。
本来她在考博时,我就有言在先:我们课题组博士生需要有4章实打实的科研内容才能毕业。这4章对应着4篇SCI论文,4篇论文加起来影响因子总和大于10。
当然,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如果博士生努力了还没有达标,那么至少要在毕业前发表、接收3篇SCI论文并写出一篇论文初稿。
博士论文在我这儿被鉴定为“良好”,我才同意送审。否则,不但对不起学术标准,而且万一博士论文没有通过盲审,导师就要被院系批评并扣除招生名额。
该生进校3年后由于上述客观原因没有达到要求,她自然延期毕业了。
彼此都心平气和,没有任何怨言。彼此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往前看,往前走,努力达到要求。
客观原因并非真的不能解决,我们得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会给学生挑选合适的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够做出来,而且有体系和框架——这个课题可以被分割为3-5段,分别对应于3-5篇科研论文。
如果没有实验条件,我们就创造实验条件,把样品送到别的地方测试,或者规避需要特殊实验手段的实验。
写论文、发表论文需要时间,那我们就做好自己该做的,把论文写得好,并把论文投向“十拿九稳”而且“管用”的杂志,而不是“从高到低”胡乱尝试。
如果学生科研基础不好,那么他不是非常适合读博,可以不用过来。导师得优先挑选适合读博的学生。万一无奈地挑到科研基础不佳的学生,导师可以让学生在入学前针对拟从事的课题开展文献调研,或者阅读相关专业书籍,补补课。
延毕的主观原因及对策
延毕的主观原因包括学生的原因和老师的原因。
学生的原因:
一些学生缺乏角色认知和毕业意识,入学后没有及时进入科研状态。
一些学生光做实验,而没有阶段性地把实验结果整理成文。
一些学生有心理困惑,想东想西,干扰了学业进程。
一些学生不听从导师工作安排,另起炉灶,乱做一气。
一些学生没有提前撰写学位论文,最后赶出来的毕业论文非常粗糙。
老师的原因:
一些导师采取“放养”管理方法,不能有效指导学生。采取“放养”方式的原因是导师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者招了太多的研究生。
一些导师一边让学生做基础研究课题,一边又让学生做企业“横向”课题,导致学生精力分散,有很大一部分实验结果不能写进学位论文。即使这些实验结果能写进学位论文,但几章内容的连贯性差。
一些导师没有及时修改学生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导致学生没有及时达到毕业要求。
一些导师为了发表高档次论文以便申请学术头衔,卡着学生,不让他们发表论文,也不让他们按时毕业。
我的意见是:等最后出了问题再想到当初,为时已晚。
为此,一要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让他们在做实验、写论文方面有章法,趋于骁勇善战。
我就开设了一门“科研生存技能和学术规范”课程,把这方面的“兵法”传授给研究生,并给他们敲警钟,让他们做实验、写论文都得赶早。
二要导师全力以赴投入带教研究生。
有时候学生做科研不顺利,我每天去实验室5次,甚至在假期也陪着学生做实验。
这样,不但能避免学生懈怠、做错实验,我也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判断和决定——什么实验需要继续做下去,而什么实验既使做了也没有用。导师经常给学生分析,学生思路会清楚很多,避免做很多无用功。
三是要催促学生及时整理数据、写科研论文。
发表科研论文和写出学位论文是“同向同行”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科研论文是阶段性的成果,而学位论文是几年研究的总结。并不是把发表的几篇论文凑起来就形成了学位论文(因为还要花时间写绪论章节),但这几篇论文正是垒出学位论文的“砖块”。
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砖块”,最后写出的学位论文就会粗糙。
我就让学生在发表一定量的论文后,或者在暑假里不想做实验时,及时把发表的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作为学位论文的一章。
这样,学生能看到自己朝毕业又推进了一步,更加有动力完成接下去的工作。
四是导师要有非常强的写作能力,并及时修改学生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
学生上午发给我一篇论文稿,下午我就把修改稿发还给学生。这样学生能看到进展。如此经历几轮修改,一篇论文也产生了。
在修改学生的学位论文时,我要求他们不要写完一整本再给我,而要合理利用时间——先发给我一章让我忙着,我修改的时候,学生在修订另外一章。
等我改完一章,学生也把另外一章发过来。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脑子非常清楚:
1)想毕业的话,要满足什么条件。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做什么,各项事务的时间节点是什么。
不要理想化地以为一些安排很合理,比如博一上课、完成开题报告,博二做实验,博三写毕业论文、找工作。我的博士生一进校就投入科研了。
2)自己将来毕业后要干什么。不要东想西想,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
有的学生自己科研还没有做好,就想着出国交流。殊不知,国外课题和国内的毕业论文课题关联度不大,做国外课题的结果无法写到毕业论文中去,在国外发表论文也涉及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对各方的建言
博士生延毕问题已引起关注,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不是研究生是否延毕,并且延毕也不总是坏事或者丢脸的事。
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需要院系、导师、学生、媒体等方面共同努力。
对于院系来说,应该加强对研究生的过程管理。
不要过于放心地把研究生分配给导师管理,只是到最后一刻收集学位论文,而要加强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博士论文预审等环节,提供阶段性反馈意见,对后进学生提出警告,甚至淘汰部分不再适合读下去的学生。
比如,我所在的系近几年就加强了中期考核和预答辩,这使学生增添了紧迫感。
导师需要关心学业不顺学生(包括延毕学生)的心理和学业状况,加强心理疏导。
我不喜欢那种“你爱咋咋的”态度。我喜欢和学生把话说明白——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和毕业目标相比存在什么差距,形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达到毕业目标,还需要学生做什么;导师愿意提供何种帮助,而学生应该怎样努力。
并且,我鼓励学生往前看,想一想那些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的师兄、师姐。
导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关心学生的,想着学生的安危,也坚持学术标准,而不是为了榨取学生而让学生延毕。
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努力做科研,另一方面要注重心理健康。
据《自然》报道,国外也有很大部分博士生有抑郁倾向。
当学生有延毕危险时,科研已经够忙的了,不要再把自己放在心灵的牢笼中。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也不要认为导师和自己对着干。
抱怨“全中国的C刊还不能容纳所有毕业所需的论文”或者“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论文”都是没有用的。
有很多别的博士生已经脱离苦海了呢。遇到问题的博士生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这样读下去还行不行,有没有可能改变状态。
如果实在读不下去,干脆放弃。而如果还能读下去,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不要如行尸走肉一样无精打采。
学生还需要加强和导师的沟通。
不要任性——遇到问题躲起来,不接电话,不回电话。遇到困难时,应和老师坦诚地谈谈:问题出在哪里,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毕业要求,接下来的时间安排是什么。
当然,在考博的时候,就得有清晰的认知:这个课题组以前的学生都正常毕业的吗?这个导师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自己进校后要做什么课题?是“横向”课题,还是基础研究课题?大致采用什么方法做这个课题?
媒体和民众也应该理性、客观地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使研究生更好地度过研究生阶段?研究生该如何完成学业?
我们需要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面倒地把问题归咎于导师和研究生培养制度,更不能以偏概全。
如果主流媒体能多关注这些方面,那就更有正面导向意义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