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发出科研工作者的声音【已发表】

已有 17931 次阅读 2017-5-2 09:23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公众的传统印象中,科研人员就像陈景润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但如今,网络、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和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无孔不入地渗入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存在”。这对科研人员提高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媒体传播科学:一把双刃剑

       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是做科研,并把研究成果以科研论文、技术产品的形式展示出来。然而,令科研人员困惑不已的是,自己严肃的研究结果经过媒体的传播,完全变了形——“北京雾霾中检测出60余种耐药菌,抗生素对其无效”“自来水中检出致癌物亚硝胺,自来水致癌”……这样的“科学新闻”,不但令公众恐慌,也给科研人员带了麻烦。  

       产生这样新闻事件的背景,则是近年来媒体环境的变化。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有网民7.10亿,手机网民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兴起的同时,传统媒体也在争夺受众。一些媒体为了“招徕生意”,断章取义地报道科学新闻,并把新闻标题改得很吓人。科学信息经多次传播,越来越失真……更何况,一些新闻记者和自媒体作者并不具备专业的科研知识。

        在众声喧哗的媒体环境中,科研人员还会“有理说不清”。据《人民日报》报道,“海归”化学博士郑腾飞在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雾霾之下,你我无权袖手旁观》的文章,本想表达“环境恶化是因为我们的需求超过了环境承载,每一个人,除了指责,还可以做得更多”。但这篇文章经网络和微信疯传且标题被改得“哗众”后,一些网民攻击她“为政府开脱,模糊了雾霾治理的主体责任”。无独有偶,一理科教授在个人博客中写道,评职称“打铁还需自身硬”,失败后得把挫折当作提高自己的契机,努力向前。没想到,招来了非议——“缺乏对评职称黑暗的批判”。

       媒体环境不够理性,再加上学术界对科普不够重视,使得很多科研人员不愿、不屑、不敢做科普,也不愿、不屑、不敢在公共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位教授表示,做科普、写报刊文章既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能用来申请项目,对职业发展没用。另一位教授坦言:“学术界只认学术论文,做科普会被同行认为‘不务正业’,认为该科研人员已经‘江郎才尽’了。”还有一位教授不无担忧地表示,在网上或者报纸上发表关于科研和教育的文章如果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出了纰漏会很麻烦。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发出科研工作者的声音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2017年3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聚天下英才 筑复兴伟业》谈到,当代知识分子应当“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立德、立功、立言”。

       通常认为,科研人员的“立言”就是指发表科研论文、学术专著。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在我看来,科研人员做科普、在报刊发表科教类述评,也是一种“立言”,也是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已有部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每当有雾霾治理、食品安全等科技问题困惑公众,一些报刊就会采访科技专家,或者邀请他们撰文,给公众解惑。还有些科研人员自发地开科学博客、建微信公众号、作讲座、出版科普读物。例如,2016年6月,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宣布兼任微信公众号“赛先生”主编。天文学者郑永春、古生物学者邢立达、地质工程师马志飞、超导物理学者罗会仟,都是近年来出现的“科普达人”。他们以专业的素养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向公众“发出科学界更全面的声音”。

       除了做科普,科研人员还可以在主流报刊发表科教类述评。当前新媒体兴起,主流报刊要抢读者,需要发表具有归纳总结和探讨性质的深度文章,这些文章写出网络和微信没有的东西。

       科研人员写科教类述评和记者相比有一定优势。首先,这类深度文章并非“明天不发表就过时”的新闻快讯,写作无须“赶时间”。其次,第一线科研人员知道科教问题的关键在哪,怎样解决问题。再次,记者写新闻报道主要讲事实,不方便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科研人员在客观、理性的前提下,可以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一篇好的科教类述评,要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就是写得透,不但要写出一个现象,还要分析原因,介绍已有的改进尝试,提出以后可以怎么做。有温度,就是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作者对科教问题的关注。有高度,就是从党的方针政策和舆论导向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去把关。要把话题放在时代背景下考虑,把现实意义点出来。

       近年来,主流报刊经常报道科研进展、科研机构、科研人物、科研创新和管理机制。这些报道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并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这就意味着,媒体和科学界是有合作可能的。

       在当前新的媒体环境下,媒体影响着科研工作者,而科研工作者同样可以借助媒体,为实现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发出专业的、理性的声音。

后记:2017年6月28日刊发于《科技导报》“科技纵横”栏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52403.html

上一篇:科研职业路上的决策【已发表】
下一篇:摆正职场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已发表】
收藏 IP: 116.235.128.*| 热度|

19 杨中楷 黄永义 陈南晖 冯大诚 史晓雷 栗茂腾 樊采薇 岳爱国 魏焱明 马志飞 王启云 蒋永华 梅卫平 晏成和 zoumh521 ericmapes zjzhaokeqin haipengzhangdr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