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已发表】 精选

已有 29899 次阅读 2017-2-15 09:42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文由我所写,已发在《科技导报》2017年第1期。图为解放日报元旦献词。]

一些高校的校报常常宣传一些教师的骄人业绩,而很少提及他们在职业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经历。事实上,青年教师在事业起步阶段必然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剖析科研起步的过程,有助于后来人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尽早步入正轨。本文介绍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入职后“原生态的存在”。

初入职场

2011年年底,虹(化名)结束了在美国的博士后工作,加入国内一所重点高校,任“常任轨”副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很高兴自己能独立开展研究。

刚开始的几个月,她忙着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准备出国开会的资料。同时,她开始筹建样品合成实验室,并负责订购所在科研平台需要的一套大型仪器。为此,她上网查资料、联系供货方、填写各种表格,并一次次地跑学校资产管理处、系办、财务处、科教器材供应服务中心……

入职半年后,虹找到了教学任务。虽然她读本科时学习还不错,但时隔十多年,要给本科生上专业课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于是,她几乎整个学期都在上课和备课,少有时间做科研。

虹做科研的模式是这样的:在自己实验室合成样品,在系内科研平台测试样品的基本物性后,把样品带到国外的国家实验室,使用一种大型仪器测数据(耗时1-2星期)。回来后,再花一年时间分析数据、写论文。

这种“多动脑、少动手”的科研模式看起来很适合女性科研工作者,但实际情况不是理想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型仪器不在自己手里,也不能随时去用。而从申请机时、通过审批,一直到能够出国做实验,需要等好几个月。并且,提出的科研点子必须有新意、有价值且具有可行性。否则,用了对方的大型仪器却没能出结果,不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差旅费,而且无法向对方交待。

虹持续不断地向国外的几个国家实验室申请机时,准备研究不同的样品。她提出的申请,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被“枪毙”了。也有些申请被批准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经常出国做实验测不同的样品,但来不及分析数据、写论文。

此外,她还纠结着一件事:以前做博士后时有两个科研工作没来得及整理成文。如果不整理,她心有不甘。而如果花时间整理,论文由以前的导师投稿,她的现单位地址很可能不会被列在论文中,在评职称时这两篇论文也可能用不上。虹出于对科研工作的负责,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整理这两篇论文,但由于种种原因,论文没有发表。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

入职两年后

虹的丈夫也是一名高校教师。他在他当初入职后的头两年也忙着各种杂事,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科研进展。可他渐渐明白了工作重点,埋头把论文一篇篇地发出来,入职四年时就评上了教授。他对虹说:要明确工作目标,劲往一处使,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测试不同的样品却不整理文章。

入职两年后,虹更有紧迫感。她上课之余抓紧分析数据、撰写论文,还带着几名本科生做科研。其中两位本科生做着做着,决定留在课题组硕博连读。

带学生并非轻而易举。虹不但要教他们做实验,还要教他们数据处理和理论分析。在实验方面,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摸索,甚至推倒重来。而在数据处理和理论分析方面,学生更是上手慢。有时候虹让学生分析数据,很久都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虹的丈夫认为,不能仅仅把任务“丢给”学生,过了好久才验看结果,而要经常、主动地“抓学生”。于是,虹不但每星期开一次组会,而且每过1-3天就找学生讨论。不但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合成样品,中午还和学生走到食堂,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工作。这使得学生更快地进入科研轨道。

但学生不时会有些困惑。比如别的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来串门,随口说:“你们组研究的样品过时了,能发Nature子刊吗?至少我们组是不会研究这种样品的。”虹的学生面面相觑。

虹对学生说,她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的论文虽然只是发表在影响因子3点几的学术刊物,但她不觉得丢人——导师是个“老学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把数据分析好,一篇论文要反复修改很多回才能投稿,这才是做科研应有的态度。

研究生们在虹的指导下,有目标,有事情做,也取得了进步。其中一位学生读研一时就发表了论文,进而获得国家奖学金。也有别的本科生过来参加组会、做科研,进而留下来读研。在虹入职后的第四年,一名博士后加盟,课题组师生的干劲更足了。经过努力,学生们(包括本科生)的论文陆续发表了。

家庭和事业发展的矛盾

2011年虹回国任教时,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平时虹的母亲和婆婆挤公交车到虹的住处带小孩。虹下班后,乘一个小时的车回到家,围着孩子和家务团团转。周末她基本去不成学校。

2013年,虹搬进学校附近的新居。她周末到学校加一天班。她还珍惜没有教学和琐事打扰的寒假、暑假,抓紧时间做科研。

随着“非升即走”考核的临近,虹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每天下班背着手提电脑回家。晚上她一边招呼小孩做作业,一边处理公务。

这样的生活,常常使虹感到很累。

曾有人在网上说,如果你不能利用上班时间轻松地做完工作,那么你就找错了工作,但虹并不这么认为。她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也并非出类拔萃。但能力有限、不那么优秀的人,也有自己的科研追求,也要生存——这是虹的心声;我相信,这也是千千万万像她那样的普通青年教师的心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33741.html

上一篇:研究生抄袭剽窃须警钟长鸣
下一篇:至少得让大家知道星空在哪【已发表】
收藏 IP: 222.70.41.*| 热度|

78 林常规 喻海良 刘永和 林怀俊 鲍鹏 任磊 张波 朱亮亮 孔梅 徐凯 苏光松 彭美勋 王从彦 陈理 韦玉程 王启云 李曙 高建国 黄永义 翟文宝 吉宗祥 江克柱 周浙昆 陈南晖 李万春 蒋永华 孙立杰 黄旭 高绪仁 李海东 张鹏 王亚芬 王谦 张文超 刘俊华 李福海 刘全慧 叶建军 李天成 俞立平 李俊彬 皮江 钱善华 史晓雷 韩泉泉 王海冰 万润兰 梁劲康 鲍海飞 章忠志 姬扬 周晗 林赵淼 黄育和 任磊 刘玉仙 彭真明 陈敬朴 李万峰 曾红 张强 李哲林 张骥 梅卫平 何培龙 李东风 冯博 xlsd xuqingzheng zjzhaokeqin ericmapes abang qx12 hzw08102 mathqa xchen aliala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