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fap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

博文

80多年来在求学、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亲身经历(二)

已有 2860 次阅读 2021-3-6 14:4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80多年来在求学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亲身经历

2‘七七’全民抗战            1937-1938年在高安中学求学

     

     19376月底小学毕业后,我准备去南昌投考初中。大约是79(10)上午八时左右,我到育才小学向班主任罗励吾老师告别。发现罗老师躺在寝室外面厅堂一张竹床上,还未睡醒;竹床傍边的凳子上放了一张报纸。我不便惊醒罗老师;便拿起报纸坐在一傍看报。翻开报纸就看到大字标题:“日军侵犯卢沟桥,我守军奋勇还击”。一会儿罗老师醒了,他对我说,中日大战是不可避免了。并告诉我,昨夜他与几位老师谈得很晚,大家都主张这次一定要跟日本鬼子打到底。使我朦胧感到,一件历史大事发生了。这是我对八年抗战这段历史的最早记忆。

对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心里感到非常痛快,这是当时全国人民掀起的抗日怒潮在我身上的反映。1931‘九一八事变’日本强占东北三省后,接着日本侵略军大批入关,威胁平津和华北;全国人民强烈地喊出抗日救亡的呼声。育才小学老师常向学生进行国难和抗日宣传,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席的年轻老师他常把从报刊上看到的抗日救亡新闻告诉学生。七七事变之前有两个日本人到高安‘考察’;席老师对我们说,这是日本间谍到我国内地来收集情报;为唤起民众抗日救国,他想身绑炸弹,与这两个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他的话鼓动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七月中旬我准备投考初中去到南昌,住在二伯父家。二伯父订有几份报刊。我和两位堂兄很关心时事,天天看报,这开始养成我看报的习惯。我还记得那时从报上看到二十九军在北平南苑英勇抗击日军进犯及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壮烈以身殉国时,我们非常敬佩。‘八一三事变’后,为预防日机轰炸,南昌开始疏散;各中学准备迁校,暂停招生;便回到高安。

      19379月我进入高安中学念初中一年级,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全民抗战蓬勃兴起之时。

  高安中学创办于1907年,创办之初,称为瑞州府属中学堂,设有初中和师范科,1914年合并到南昌江西省立二中;1928年重办高安中学,以凤仪书院为校址,只设初中;1935年停办初中,改办简易师范,并易名为高安简易师范学校,1937年停招简易师范生,复办初中,又改称为高安县立初级中学。

我进入高安中学时,是复办初中的第一届。我们这一届招生大约100人左右,分为两个班;学生中高安人占多数,还有一些是原属瑞州府的上高和宜丰人。在入学时,我级同学年龄分布在10—18岁之间,以13—15岁者最多;当时我的实足年龄为10岁半,是年龄较小者。我在学校住宿,每间寝室住5-6人,都是单层床铺。课外自习和晚自习不在寝室,也不在教室,另有自习室,10-12人一间;当时高安县城尚无电灯,晚自习时自备煤油灯。学校管理较严,寝室区用木栅栏隔开,白天上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木栅栏门上锁。

 在高安中学读书时,有几件事,至今我仍记忆深刻:1,为让师生及时了解抗日战争战况的发展,高安中学新买了一台收音机,安装在大礼堂,每天下午课后,校长敖国基老师都亲自去调试收听,还边听边向学生讲解战局的形势;2,敖校长深具爱国思想,赞成国共合作抗日,且能做到‘兼容并蓄’。那时高安中学聘有左、右两派教师;左派教师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讲共产党和苏联的好话,介绍八路军及苏联援华空军抗击日军的战绩,右派教师则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讲共产党和苏联的坏话。当时国共两党正在合作抗日,表面上两派教师还能和平共处。几十年后从1988年出版的“高安县志”中,我才知道那时高安有共产党地下组织,高安中学教师中也有中共党员;之后在抗战期间高安共产党地下组织遭到国民党严重破坏。3,全校师生爱国热情很高,在1938年春台儿庄会战我军大胜之后,于4、5月间高安中学曾组织全校师生下乡去农村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我也参加了。在下乡过程中还练习行军,也让我们受到一次锻炼4,教我班国文的肖刚老师在讲课时喜欢谈点哲学问题,有一次他提到:“物体不断细分,可小到什么程度?宇宙巨大,可大到什么程度?”以后我在另一个中学又遇到另一位老师也谈及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我学习和研究粒子物理、宇宙学,可以说,肖老师和另一位老师是我最早的启蒙人。

1938年秋,由于日寇逼近高安,我离开了高安中学和离开了高安故乡,去赣南转学他校;之后,我就一直在外乡求学和就业,至今已有七十年了。这七十年来,高安中学经历过很多很大的变化。2007年高安中学庆祝百年校庆,通过高安中学校友会的联系,使我了解了高安中学近年来的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我为之感到非常高兴。过去,高安中学只是初级中学,一年招生仅100人,现在,高安中学早已是完全中学,仅拿高中来说,一年招生便达3800人。1950年以前,高安中学的知名度不高,现在,高安中学已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某些方面在全国也有名气。我衷心祝愿,高安中学再进一步获得发展,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

在进入高安中学时,还有一件事情要说一下。我与堂兄方增同时投考高安中学初中。他被录取,我没被录取。我在小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却养成自高自大,这次投考前没有充分准备,加以粗心大意,便导致失败后经二伯父说情才进入高安中学。可是对这次失败,当时我没有认真吸取教训这留在以后再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626-1275290.html

上一篇:80多年来在求学、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亲身经历(一)
下一篇:80多年来在求学、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亲身经历(三)
收藏 IP: 175.190.120.*| 热度|

17 武夷山 张学文 康建 张晓良 范振英 邵宇飞 郑永军 夏炎 周忠浩 汪育才 钟定胜 晏丽红 段含明 傅晓明 姜校林 罗娜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