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人海战术”是与非 精选

已有 6012 次阅读 2015-10-9 09: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青蒿素, 诺贝尔奖

“人海战术”是与非

李连达  李贻奎

某人提出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是“人海战术”做出来的,“这种研究过程是不可复制的”。此论需要商榷。

在科技领域有“单兵作战”、“小团队作战”及“大兵团作战”三种类型。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在诺贝尔获奖者中,多数为个人或小组研究成果,但也有一些是多学科合作的大兵团作战(人海战术)的结果。例如精准医疗、转化医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抗癌药研究以及军事科学、工程技术等研究,几乎都是世界性的大合作、大兵团作战“(人海战术)”,不是个别学者或小组研究所能胜任。

我们不赞成不分青红皂白,任何研究项目都搞全国性的群众运动,一哄而上、大轰大嗡、虚张声势。也不赞成不问具体情况,一律否认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项目适合个人或小组研究,有些则适合多学科合作,需要发挥集体优势,协作攻关。

把选择性的项目,科学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合,团结合作、大兵团作战,一律斥之为“人海战术”,未必恰当。认为青蒿素研究成果“不可复制”,是否过于武断?

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及多学科合作研究,是科技研究的三种模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不能一刀切,我们既不应将个人研究斥之为“突出个人”、“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名利思想”,也不应随意将合作研究贬之为“人海战术”。我们既不赞成“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也不提倡随帮唱曲、滥竽充数。

科技工作的模式需要多样化,每位参加者的角色也应多样化。




屠呦呦获诺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926726.html

上一篇:迟发给黄安年教授的建议
下一篇:不起作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亟待改进
收藏 IP: 114.111.166.*| 热度|

20 许培扬 吕喆 印大中 黄仁勇 戴德昌 黄安年 叶建军 蔡小宁 黄永义 徐绍辉 王洪吉 侯成亚 yangb919 shenlu biofans duny yzqts shanpo jigua zhy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