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不应该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看待师生合作与署名之争 精选

已有 8973 次阅读 2014-5-30 15:48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署名, 师生之争

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对待自然科学研究,是很必要的。科学上嘛,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人际关系,却是大大地要不得。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复杂到没有一个人可以洞悉其中的全部奥妙。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特别是问题比较的时候,别说外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对绝对客观的判断,就算当事人在很多时候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能说明白。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温郑板桥老师的那句简短而有力的名言:难得糊涂!

争个什么劲儿啊!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以前有个美国同事,跟我聊过跟学生打交道的事儿。我问他,要是学生来要分数怎么办? 他说简单,学生非要得个A,就给他算了。我说,这怎么行?这不是放水吗?同事说,何必跟学生争来争去呢?同事接着说,我告诉你,学生得这个A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等他/她毕业的时候,不会从我这里拿到好的推荐信。我这个同事是属于很有路子的那种人,他帮着很多学生找到工作。正因为如此,学生在了解了他的这个没有成文但又广为人知的政策后,一般不会来跟他在分数上争吵。

这个同事的行事方式其实就是鼓励学生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无理取闹。这种方式不一定特别公正公平,但这一招儿特别有效。从道理上来说,其实人事管理从来就不是以追求公平公正为最高目标的,人事管理的效率提高了,避免了很多交易成本,也一样算是好的管理模式。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跟自己的导师在署名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争吵。非要精确计算个人贡献和署名问题的话,我是吃亏的。但是,这点小亏跟我从导师那里的所得相比,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因为这个原因,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在署名问题上吃过亏。

当年,导师的书就要出版了,进入到最后的校稿阶段。这个时候,我正在给他做RA(研究助理)。在帮他整理书稿的附件的时候,我发现了问题,前一个师兄帮他做的附件,有好多数据的计算存在问题,好象是他漏算了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告诉了导师,导师就让我重新做。我花了三天时间,等于重新把附录改正了一遍。记得当年这三天内,每天导师都请我出去吃午饭,以表示感谢。等书印出来了,我发现师兄的名字赫然在鸣谢的名单里,而我的名字连提都没提。我什么也没说,倒是导师有一次想起来,跟我说,当时在感谢名单里忘了把我就加上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顺便说一句,导师的这本书的署名作者有两个:导师和他的一名早期毕业的博士,当时在另一所大学当副教授。整本书的操做都是我导师主持的,书里的主要学术思想也主要来自我导师。但我导师主动做了第二作者,他认为这是扶持自己学生的最好方式。

还有一次,导师投了文章,审稿人说,你这个文章文献评述部分太弱了,要加强。导师马上转给我,让我帮忙。我花了一些功夫,把文献评述部分大大加强了,导师很满意,说把你列为第二作者吧。我说,算了,这文章前前后后主要都是你写的,我这点儿贡献微不足道。导师回email,说you are a nice guy。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等我自己独立工作了,要升职要拿tenure什么的,也要写文章啊。这时候导师已经退休了。有一次,我写文章,需要用到我当年跟他做RA时候一起做课题的积累的一些未发表的资料。这些东西好多是导师亲自起草的,我不好拿来就用。于是,我就给导师写email,请他允许我在文章里用那些东西。导师很快就回信,说他本人已经退休了,那些资料都留给我。我要用哪些东西,只管用,以后也不用再征得他的允许了。

师生之间,如果能够做到不斤斤计较,能够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建设和谐社会,非黑即白的思维,只能帮倒忙。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799005.html

上一篇:请不要泼冷水
下一篇:我的高考——纪念逝去的青春年华
收藏 IP: 98.247.185.*| 热度|

51 罗德海 王善勇 苏光松 刘立 曹聪 王德华 吕喆 王华民 曾泳春 王随继 朱志敏 周健 汤晓斌 戴小华 李东风 文克玲 蔡小宁 王福涛 徐晓 刘艳红 郝文涛 朱教君 武夷山 唐凌峰 王树松 吴明火 张文增 应行仁 程宗明 王春艳 陈安 唐小卿 郭战胜 魏金本 赵纪军 赵斌 杨洪强 王芳 邓松柏 苗元华 李侠 clp286 bridgeneer xqhuang yewen yunmu wisdomstar biofans QDA2012 littlesunshine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