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博士培养中知识积累的广度和厚度 精选

已有 9431 次阅读 2009-2-20 00:06 |个人分类:求学故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昨天读李侠教授博文“由国外哲学博士的工作想到的”(见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5801),有些感想,在博文后留言,有如下几句:“… …我的感觉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博士的学制应该适当加长(3年的时间太短),博士生应该在知识的广度和厚度上多下点功夫,只有广和厚了,才能在某一点上真正深入下去。”今天有点儿整块儿时间,我就把这个观点展开说一说。
 
我这里有个中国同事,是英语文学教授,作为华人能做到海外的英语文学教授还是不容易的。他的大学是在国内上的,后来曾留学剑桥,再后来在美国拿到英语文学的博士学位。他每年夏天都回国,帮着国内母校指导本专业的博士生。我们曾经聊起国内博士培养的问题,他说,国内博士培养的模式是,博士阶段不怎么上课,学生早早选题,然后就着一个方向一头扎下去。比如,英语文学上的题目往往是对某个作家的研究,但如果不能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有个全面的了解,如果不能对同时代本国和别国的其他作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该作家的分析往往流于肤浅。他指导过的不少学生都有这个问题。
 
我相信,人文社科领域其它专业的情况也会是差不多的情形。之所以敢说“我相信”,是因为从我读到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文章,还有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是听到的大会发言看,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普遍的(特别说明:博客文章不在此列,这里只讨论专业文章)。就我所比较熟悉的科技政策和公共管理领域而言,常见的问题有:(1)对国外理论的生搬硬套与生吞活剥,反映的是在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的不足;(2)未经充分论证,强下结论,并由这个结论出发去论证文章的主要观点,这反映的是思维的严密和洞察力方面的问题;(3)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常见的是调查抽样方面的问题),这反映的是研究方法训练方面的不足。
 
以上三个不足,其实都跟知识的广度和厚度有关。国内人文社科方向的博士,一般学制为三年,大概第一年上有限的几门课,后面就是选题然后做论文了。这个体制对于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积累是不利的。作为对比,要拿下美国的文科博士,则要费劲得多。有统计表明,在美国拿下文科博士的平均花费时间为8年。这个数字当然是太夸张了,因为好多人不是全职学生,是利用工作之余读博士的,比如,我的一个师兄,就花了整整10年才拿下博士学位。不过,就算全职学生,花个4-6年拿下博士学位,也是很常见的。顺便说一句,我们国家也有不少兼职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党政部门担任要职的,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在规定的3年学制期间完成博士学业,你想不“佩服”都不行。
 
美国的学制长,自有其道理。这个道理就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其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博士生多修课,只有修满一定学分之后,才有资格做论文。我以前念书的学校要求必须修满14门课(45个学分),我的导师甚至还因为我的基础不够好而要求我多修了3门,达到了54个学分。除了修课以外,还有很多人都知道、很多学生视为畏途的所谓综合资格考试(理科也有)。综合考试测试的是学生对本领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我的专业公共政策的特殊性,事实上我们的综合资格考试是分成两次进行的。第一是是在修完了全部8们基础课后,称为综合考试(comprehensive exam);第二次则是在修完所有必修课程(包括自己的领域的专业课)后,每个学生都要在自己的领域选择一个方向,完成这个方向的文献综述,在这个基础上,参加第二次考试,称为专业考试(field exam)。未来的博士论文,则是在这个方向上选择一个点,深入下去。
 
多修课,外加综合资格考试的好处,是扩大知识面,并反复强化所学知识,以便达到学生在未来研究工作中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综合资格考试在强化所学知识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我的综合考试和专业考试分别考了三天,准备考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梳理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的过程,考试的紧张气氛和压力又给强化知识带来了动力,我参加考试的3天几乎就是无眠的3天。我们的资格考试实行末位淘汰制度,每年都有1-2人因为成绩排在后面而走人,因此不拼命不行。
 
尽管我个人做博士的时候研究方向是技术政策,根据博士计划的要求,除了我研究方向的课程以外,我还研修过经济学、制度分析、社会理论、管理科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课程。这些学科的知识给了我不少养分,学科的交叉给了我研究的灵感。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正是得益于上述学科知识的交叉,借鉴了区域经济学的方法,并结合制度分析理论,对创新系统演化现象的一个探索。我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以后,仍然得益于当年打下的基础。我给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课,有好几门课都是我以前没有系统学过的,但备课的时候并不感到吃力,讲课的时候也能从多学科的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开阔同学们的思路。
 
不好意思,写着写着,成了老王卖瓜了。其实,国内的学者、教授里面,知识面广博而精深的大有人在,就算年轻的一代,也不乏佼佼者。不过,我武断一下,恐怕这些佼佼者的知识基础,多是自己看书看来的,博士阶段的课程,对他们后来知识结构的贡献应该不是很大。
 
还是回到最初的主题上:我认为,国家可以考虑适当延长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比如,从3年改为4年。应该鼓励博士研究生去相关、相邻专业选修课程,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别的学科吸取营养。知识的厚度和深度上去了,博士论文的水平也会有一个大的提高的。其实,就算看起来不是那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多掌握一两样,也没有什么坏处。很难说,爱因斯坦的音乐修养(小提琴)跟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就没有一点关系。罗素和笛卡尔都是文理双全的人物。
 
博者,大、广、多也。希望我们的博士培养计划,把“博”字落到实处。
-
【说明:从博友的留言看,我需要明确说明一下,即本文主要讨论人文社科类专业博士培养的问题,对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或许有借鉴作用,但未必适用。就算在人文社科类专业里面,也不能囊括所有学科,最多只是大概适用。美国的情况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博士培养的模式不同,前者多半学士、硕士、博士一路下来,然后后就可以应聘高校教职了;后者则是基本可以跳过硕士阶段(但博士则一般需要4年以上),不过拿到博士以后一般还要作博士后,才有机会到高校当教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216116.html

上一篇:我是如何走上“读博”这座独木桥的?
下一篇:接过雷锋的枪——爱因斯坦著名信件的翻译问题(增补版)
收藏 IP: .*| 热度|

13 武夷山 杨玲 刘玉平 吴雄斌 向峥嵘 曹聪 陈国文 杨海涛 刘立 唐小卿 刘晓东 高军 雷德明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