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美国的基金评审巨黑无比吗? 精选

已有 17303 次阅读 2014-1-5 14: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金评审, 中国基金, 美国基金

    今天科学网博客头条置顶了冯晶博主的文章《又到一年基金时,浅谈美国的一些基金申请现状》。编辑在置顶该文时引用了文中的一句话:“说到国内基金如何黑暗的时候,大家都会嚷国外如何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国外是巨黑,黑的让你根本无力声讨!。这句话误导的作用不小,有必要讨论两句。为了省却打字时间,我挑该文后较理性的评论与互动稍加勘误,贴在下面。


    冯文的连接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105&do=blog&id=755947;

******

金拓评论博主写过头了。不错,美国的基金申请也看人,但利益寻租远比中国少,种族和出身歧视存在。这几年美国经济状况不好,加上社会对数十年来这种方式的巨大的基础研究投入的反思,导致教授不再是理想的职业生涯,基金的中标率固然很低。

    然而,中标率低和评审的科学和公正不是一个概念。涉及到基金评审的公平和科学,更重要的是美国评审中的歧视须以不降低评审者的学术声誉为考量,拒绝一个基金申请的评语既不能让人看出敷衍,也不能让人感到评审者水平低下。于是评审意见必须详尽而具体,这样就给申请人提供了申述的线索和把柄。恰好,NIH的基金申请一年3次,完全同一个项目可以申请两次,二次申请时专门规定拿出一定的篇幅回应上一次评审意见。如果第一次申请的评语写得很水,不但评审者很难看,而且大大制约了其再次拒绝的理由。博主说美国的基金申请黑的无力声讨,却没有给出具体的事例和分析。

    国内基金的评审意见由于不必详尽,常有6070个字就把项目毙掉了,一个课题组提交的申请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评阅意见,甚至还出现过将上一年对不同项目的评审意见粘贴到下一年的另外一个项目上的评阅意见。在美国,写出这样的评审意见是评审者的学术自杀,至少是自我学术虐待。

冯晶回复:本文原本是宣传积极向上的,希望大家看到亮点而不必在意污点,宣传相对公平和给大家鼓励的,怎么反而感觉大家都关注于不好的那一面!这方面同意您的观点,毫无疑问美国做的是很好的!

金拓评论:难道因为宣传积极向上就可以不讲根据,不给出足够的事例、道理、或分析?这样做起不到积极向上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而且抹黑了博主自己的学术素养,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

duinichixin评论别人照顾一下也不算过,毕竟是人的世界,大家会相互往来,任何法律和制度也不能杜绝人们之间的来往这句话不够客观,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就很可怕了。

冯晶回复本身是不对的,但是人性的本能,恐怕无法避免!希望大家多看到亮的一面,不要看黑暗的那一面,毕竟污点小,亮点大嘛!

金拓评论:评价一个制度或机制的好坏与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在自私做恶时的难度的大小。这一点,美国基金评审人面对的难度比中国大不少。

针对一些评论的补充:以制约中国整体科研水平的因素论,评审水平的低下远甚于标书写作的不足。写得烂的标书再多,也阻止不了对于中国来说极其珍贵的突破性研究项目;评审水平烂,可以将这些项目淘汰,至少阻断其出头一至数年。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756128.html

上一篇:哈佛大学校长辞职始末——摘录自中国科学院网页
下一篇:为考研的学习 ≠ 为文章的科研
收藏 IP: 69.125.59.*| 热度|

59 陈楷翰 罗德海 王善勇 曹建军 陈镜超 陈安 王德华 强涛 史晓雷 王汀 蔡小宁 王守业 赵美娣 徐晓 孙学军 杨月琴 季丹 曹聪 唐凌峰 梅志平 王选策 吴飞鹏 贾伟 马红孺 吴云鹏 廖晓琳 谢蜀生 何士刚 俞立平 朱勇 苏盛 刘波 钦亚洲 孔庆科 唐小卿 曹凯 霍艾伦 kexuegzz XY wgq3867 zzjtcm xchen jimiyg Majorite smilemore yunmu cly85 RockCycle cdit cmhuang mpywang tianyuthu louiexp garypsychology xsongy Sweeper Wanmingfu HJY660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