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旅游杂感 精选

已有 8859 次阅读 2015-2-28 16:17 |个人分类:旅游相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旅游, 新加坡, 吉隆坡

           最近关于国人在春节期间去外国旅游加扫货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滴,连人民日报也开始批国人扎堆买马桶盖:春节扎堆海购,中国人图啥? 文章说: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同时,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中国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本来,出国去买点啥,本不值得这么上纲上线滴,更何况,无论是对所谓扫货的报道还是批判,其实都只看到一个方面、一部分人。恰好今年寒假,自己也和女儿以及她的几个同学一起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旅游,回国的时候还顺便在香港住了一个晚上,因为是自由行,又主要是在城市里到处参观,倒是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一写。

           出去买不买东西?肯定会买,但并没有像一些报道上写的那样,疯狂扫货。虽然女儿他们一起出去的都是学生,但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张单子,是亲戚、朋友要求带的东西,在吉隆坡和新加坡,我们都安排了几个时间去逛商场,然后看看相关商品,不过因为还要一路旅游,所以大家基本都把采购的事情留到最后一站香港了,在商店主要是比较一下价格。偶很吃惊地发现,现在的小孩比我更知道那些品牌的行情,看到一些服装、鞋子之类的,能清楚地报出同样品牌和样式的东西在国内的价格,甚至在淘宝上的价格,然后说出便宜了多少。印象中许多商品其实并没差太多,几乎勾不起大家要买的欲望。当然,我们都不是什么大款,更没有那种想要买点名牌去显摆一下的想法,想买的东西都是实用类的化妆品、电器和鞋子之类的。所以,所谓疯狂扫货的描述,绝对不是什么普遍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想到国外去买东西?说到底还是价格。国外买的东西基本不会是假货,然后价格与国内同样的进口产品一比会便宜很多,为什么不买呢?我想,哪怕是奢侈品,之所以有人大买特买,也不是为了在国外显示有钱的,更主要的是这些东西在国内买要贵得多。另外,有些东西国内的品质受到质疑,而国外的产品相对可靠,比如化妆品。如果国内产品的品质没太大问题,价格更便宜的,谁那么吃饱了撑的要从国外千里迢迢去背回来呢?反正我是肯定不会干这个事情滴,即便略有便宜,我也懒得当那个搬运工。所以盘点了一下此行我们这些人买的东西,大家公认最划算的是其中一人为他妈妈买的一只iPhone 6,在香港买的。而实际上我们在吉隆坡和新加坡都看到有同样的手机,更加便宜,只是那里的iPhone 6不支持移动的手机卡,只有电信的能用,所以只能到香港去买。而香港的iPhone 6 确实货源紧张,需要前一天预约后第二天才能取。当然,女儿自己买的和为朋友带的护肤品,据说国内生产的即便同样牌子的也品质不如国外的,所以还是买得很值得滴。我唯一的任务是一朋友托带了好几盒染发剂,说是她一直认为该品牌好,而国外的比在国内买便宜好多。当时我曾经让她给个参考价,她却肯定的说,不用问,国内的价格她也不知道,反正国外肯定便宜。而最后因为发现还有些港币没用完,就在机场给我姐夫买了条中华烟,当时觉得挺讽刺的,国产的中华烟居然在香港买,不仅能保证它不会是假货,价格还便宜。

          所以,偶觉得把矛头针对扫货的人,实在是没什么道理,人民日报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消费行为往往不只涉及简单的货币与商品交换,它还不经意地透露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甚至是个人涵养。”第一句我是不同意的,消费行为大多数时候就是简单的货币与商品交换,你的东西好,便宜,我就买,第二句话我同意,的确透露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我们现在不再满足于有某个商品,而且对品质等也有了更多要求,这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最后一句把这与个人涵养挂上勾,完全没什么道理。哪天,你的产品做得与国外一样甚至更好,估计没几个人还会如此疯狂,要到国外去买,恐怕倒是老外们该大包小包到中国来扫货了。

          不过,在国外的商场和许多地方,印象最深的倒是,那里感受到的过年气氛似乎比国内更浓。今年是羊年,在许多商场门口或里面,都可以见到羊的装饰,这让我联系到我们国家在12月的时候随处可见布置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听到的音乐也都是中国歌,听到最多的就是“恭喜发财”那个歌。可见,那些商家确实希望中国的游客可以在那里购物消费,我想,真正能吸引人的,不会是那些布置的红灯笼和羊,也不是“恭喜发财”的歌,而只能是出售的商品有它的竞争力。当然,那种浓浓的中国风,还是让我们这些出去旅游的人感到一丝骄傲。







马桶圈里的中日差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870759.html

上一篇:从“剪胸” 奇事说起
下一篇:愿蓝天永驻
收藏 IP: 222.205.12.*| 热度|

40 武夷山 吕喆 徐晓 彭真明 陈小润 蔡小宁 王海辉 张全成 刘光银 吕宝亮 孙友甫 李伟钢 庄世宇 戴德昌 李学宽 黄永义 程娟 姚伟 韦玉程 陆俊茜 侯成亚 罗帆 朱晓刚 杨正瓴 biofans xieyy liu0h tywtyw shenlu xiong001 zjqing cgl400 ldongm ncepuztf yunmu zjzhaokeqin slh2012 weilu1 dulizhi95 xubaidu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