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AsF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5AsF6

博文

西藏纪行——2018年西藏考察之行

已有 2694 次阅读 2018-8-9 16:02 |个人分类:牢骚|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18年7月15日-8月6日,与地理所、武汉大学同课题成员在西藏进行了为期22天的考察与实验。谨做记录。


一、记忆

      西藏是一个埋藏着太多记忆的地方。

      早在七年前,就有过一起去拉萨的约定,七年过去,无数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却没有实现当初的约定。去年,也曾约过毕业旅行,最后不了了之。

       还记得曾经的博客上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与你有关的故事,有一个和你相关的梦想,为了完成这个故事,我要去实现这个梦想”。

       我们的故事终究没有走在一起,各自的梦想也渐行渐远。

image.png


二、出发

      2018年7月14日夜,从杨凌搭乘机场大巴到西安咸阳机场附近,次日清晨坐飞机从咸阳到贡嘎国际机场。

      大部队约定的时间是七月十六日,提前一天去,主要是怕同行的师妹师弟不适应低压缺氧的高原。去的有点早,于是出去溜达了溜达,也就是这个溜达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后果·····

      image.png

     又见布达拉,不知道是第几次看到这里了,没有了最初的悸动,心中略微有些复杂。

 

     7月16日,地理所和武汉大学的同行先后到达,师妹有比较严重的不适,下午和她一起去了医院,打针,吸氧。


二、参观访问


     7月17日,参观访问西藏农牧科学院,和农牧科学院的领导座谈,从他们那里也听到了一些好的事情和一些不好的事情。

     好的方面,设施农业的发展,西藏的桃树、葡萄等等在引种驯化上有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也引进了一些青稞加工企业,牧民定居促进了教育发展,不好的地方,比如牧场围栏等等因素导致的夏季牧场闲置和冬季牧场的退化、比如在西藏一些地区广种薄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种一百斤种子收一百斤青稞的“农田”,比如日喀则的酒厂的青稞从青海运输过来,价格可能仍旧比本地青稞有优势。

     下午参观了农牧科学院的试验田,主要是桃树品种试验田和花卉品种实验。看到了青藏高原的地膜,和师姐在法国看到的很像。


      7月18日,分头行动,卢宏伟老师带队去了水文局和水利厅,吕昌河老师带队去了农牧厅,我和武汉大学董前进老师去了环保厅。下午大部队去参观湿地,我们八个人去了水保局。

      西藏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相对于内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西藏的土壤侵蚀存在较大的问题。

      这里的土壤侵蚀包括但不限于面积广阔的冻融侵蚀,专业背景关系,我们更关心的西藏水蚀、风蚀,特别是农田水蚀的情况,在我们后续的考察里,也看到西藏雅鲁藏布江泥黄色的水,每年将大量的土壤养分带给了印度和东南亚,尽管都是服务于地球,但是这些养分的丧失,对青藏高原本就不发大的农业的打击很大。


     7月19日,考察羊八井。

     羊八井附近的光伏电站很有意思,西藏是一个植物吸收利用太阳能效率比较低的地区,如果有其他方式能够将太阳能转化,然后补充给植物,或许能促进西藏农业的发展。


三、考察

   

    7月20日,从林周县绕道达孜试验站,晚上到墨竹工卡。

    墨竹工卡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在这个县城第一次注意到蒸汽拉面这个东西。在后续的考察里,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很高。


    7月21日,到达林芝,在林芝吃了一顿藏餐,酥油茶,糌粑,有点内地油茶的感觉,嗯,就是一个东西。


    7月22日,中午在米林吃了一顿藏面,晚上县城停电,和李俊老师一起找藏族餐馆,没找到合适的。又默默吃了一顿川菜。


    7月23日,从米林到加查。

 

    7月24日,从加查到山南。


    7月25日,山南到贡嘎机场。

 

    7月26日,去羊卓雍措做实验。回拉萨。


四、达孜实验站


     7月27日,补充实验用品,到达达孜实验站,休息一天。

      

     7月28日,测定了燕麦的光合特征。


     7月29日,测定了向日葵。


     7月30日,测定了玉米。


      7月31日,测定了油菜。


      8月1日,测定了土豆。


      8月2日,测定了土豆。


      8月3日,测定谷子。测定荧光数据到凌晨三点。


      8月4日,测定荧光特征。


      8月5日,测定糜子。

 

五、回程


      8月6日上午,打黑车到机场,下午三点到咸阳,然后回到杨凌。


六、总结


     二十二天,似乎只是开始,似乎也已经结束。


     青藏高原农业发展的问题,还需要慢慢考虑。青藏高原的未来,还需要很多人,很多工作去共同研究,一起探讨。

      

     从科研的角度,西藏是一片广阔的净土,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比如之前提到的侵蚀,现在的雅江,如三十年前的黄河,治理西藏水土流失,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农牧业规划,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比如丰富的光能如何转变成淀粉产量。


    任重道远,我辈且徐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613-1128390.html

上一篇:那什么去祭奠陕北那些死去的孩子
下一篇:人人博客的消亡,一代人社交方式的转变
收藏 IP: 61.236.238.*| 热度|

2 王启云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