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做科研, idea 从何而来? 精选

已有 26221 次阅读 2013-12-21 14: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做科研, idea 从何而来?

 

又是一年圣诞节放假,教学楼和实验楼如期又都封了。为了防止大家放假期间继续来校园,校长专门给大学每个教职员发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为了保证大家能尽情地享受这个一年中最美妙的假期,任何诸如要到大学写论文,赶proposal或做实验等理由,我这里一概不予受理豁免。然而,即使这样,每天仍有不少人会偷偷来到大学校园,碰碰运气没准办公室可以进入,然后抓紧干自己该干的事情,然而每次都会被该死的学校保安很绅士地劝回家去迎接圣诞老人的光临。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老师这么死不悔改地往大学跑呢?因为这段时间其实是做研究的黄金时间。也就是说很多老师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正是抓紧时间集中精力搞研究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时期,是因为这段时间正是老师们准备明年的基金申请或完成一篇paper的重要时期。通常每年的3月份是澳洲国家基金提交的日子,很多人的基金本子是在这个圣诞节假期完成初稿的。而这段时间,大学却要放假封校,也不知道校长安的什么心。虽然进不了的学校,但工作还是不能耽搁下来。如果真得把这二十来天的时间都去享受生活了,而别的人正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这一来一去,不知道会落后多少。

那么写一个基金标书(proposal)或仅仅是一篇文章,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idea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那就是某某大牛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篇顶级期刊论文,然后下面一片膜拜,喝彩的声音。基金的proposal也是,很多牛人能在这短短的二十天的假期就能把初稿写出来,而且水平了得。要知道,写基金要比单纯写一篇论文要难得多。一篇文章,无论多高档次的杂志,其实只是解决一个很小的问题,或只是在一个很小的问题上前进了一小步而已。而一个proposal要求却高很多。它要求写作者对一个研究领域有一个既有宽度,又有深度的掌控。这里需要比写一篇文章要做多很多的文献综述,目的无非是从这些文献的“夹缝”里找出些“新的”别人还没做过,或做的不尽完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也许就是所谓idea的来源地。而这一繁重的工作是不能在短期内完成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idea也是一点一点清晰起来。一般外行人只是从表面上看到大牛们很短时间就搞定了一篇牛paper或高水平的proposal,但很少人知道这些牛人背后“偷偷地”付出了多少汗水。所以千万不要被大牛吓人的光环(结果)所掩盖,再惊世骇俗的天才想法,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刚才提到idea可能是从论文的夹缝中产生的,有的人可能会不服。觉着这样的idea 没什么意思,充其量是为发论文而发论文,真正的idea 应该来自社会实践,应该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产生。比如说我们岩土专业,我知道的很多大学的无论硕士论文还是博士论文都会跟着一个有工程背景的项目,通常项目做完了,论文也就写出来的。这样的举措似乎很顺理成章。但仔细想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首先,一般工程项目,或者说一个公司里的工程师和大学里的教授虽说都是科研人员,但他们实际扮演的角色是有很大差别的。公司里的工程师通常是以解决工程问题为目的的,只要能解决问题,或者跟确切地说,工程师只要采用了一定的措施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是不一定要搞懂工程问题背后的科学原因的。而关注工程背后的科学问题却是大学教授的本分。那么,以工程项目为背景的论文选题,也会受到类似工程师处理问题方式的影响,很多这样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会让人感觉就像一个工程项目报告,缺乏必要的科学深度。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经常听一位我们领域非常著名的一学术大牛的博士课程。这位大牛是做岩土这个学科中纯理论研究的,也就是专注岩土这种材料的本构模型,在当今世界上是顶尖级的人物。我这里要说的是他的理论课上经常会有当地著名岩土公司的工程师来旁听。这些工程师都是非常有实践经验的,但理论功底未必很扎实。跟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有些很基本的模型知识都不是很清楚。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来听这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你们工程界,不是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吗?即使用一些模型不也是越简单越好吗?有必要一定要搞清楚这些高深的模型吗?这些人告诉我,以前是这样的,但随着工程越来越复杂,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难解决,他们发现很多理论模型也是很重要的,一旦利用好了,不但工程质量更能得到保证,关键是也能节省很多钱。对这个问题,大牛教授的理解是从另一个角度。通过跟这些工业界的人交流,他对理论模型的改进和提高更有的放矢,而他很多博士生论文的idea也是跟这些工程师的讨论中受到启发的。大牛还无不开玩笑地说,这种方式产生的paperproposal 命中率也是很高的。

所以说,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有可能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idea)。而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要到达这一个要求,需要长期的积累并有很好的运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751698.html

上一篇:导师只负责学术问题
下一篇:圣诞礼物
收藏 IP: 134.148.220.*| 热度|

88 胡锐锋 许培扬 林涛 彭渤 沈小梅 郑小康 李健 喻海良 褚昭明 柳林涛 刘淼 熊栋梁 韦玉程 陆俊茜 林中祥 陈斯聪 金拓 戴小华 许巍 李宇斌 徐耀 易敏 王启云 杨连新 王宇 牛凤岐 李天成 张波 孔梅 李天庆 田云川 魏武 苏光松 朱志敏 曾洪涛 王选朋 余超 孙学军 赵美娣 王琛柱 燕双仟 马旭东 刘超 唐旭 张泽书 徐晓 强涛 李鑫 徐立宁 唐凌峰 薛加民 邱嘉文 胡孙铃 郭永亮 符维成 马福民 张玉宝 方德龙 罗利 靳强 刘宇 王德华 董焱章 王春艳 卢萌盟 明波 闫佐 张乾兵 高友鹤 王守业 郑继来 曹贺贺 王超 钱安明 刘敏 康少付 李帮建 JIANHUN neilchau cloudyou xuexiyanjiu htli chenyuhuazililu biofans LongLeeLu tashanshi sunshinewen jiaj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