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如何识别人才,尊重人才? 精选

已有 18665 次阅读 2021-9-13 16:1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何识别人才,尊重人才?

 

刚才看了刘庆生老师的博文 “纠结的潜力股人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03932.html)”的一些观点,很有些困惑的问题,想拿来探讨。首先刘老师是我在科学网上非常尊重的老先生,他的博文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但这篇文章中提到“众所周知,当下大学在接受教职申请人材料时,通常将申请人的科研成果置于首位,其中发表学术论文又是重中之重,至于科学研究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实在难以评价。“ 我的问题是,从申请人发表的论文判断/评价申请人的科研水平或者潜在的科研水平真得那么难吗?

1.      高校招人,评审难道不是要让小同行评吗?大家都是这个圈子的,天天研究的,无论是实验也好,计算也好,还是理论研究,在这个领域哪个点容易做,哪个点难做,哪个点有潜力,相信小同行眼里都门儿清,在我看来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人发表的论文或者代表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有人说期刊的影响因子不能代表论文的真实水平,那就直接看论文的内容不就行了呗。判断一篇文章的水平高低还需要半个小时吗?

2.      也许有人说,有的申请人博士阶段的论文idea是来自导师,自己的贡献未必很大,不能代表申请人自己的水平。那什么能代表刚毕业的博士生的真实水平?绝大多数博士生博士论文的idea就是来自导师,不然要导师干什么?导师“手把手”教,这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训练吗?科学研究能力扎不扎实主要看导师对博士生的训练水平。好的科研训练跟发出高水平的论文,没有任何矛盾的地方。

3.      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以出身论英雄,评人才的问题。正确认识所谓“出身”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这个学生所受到的科研训练,因为好的学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在学术界,杰出人才都是扎堆出现。德国18世纪哥廷根学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并不能以这个出身为唯一标准,只要是哈佛,剑桥的就照单全收,虽然大概率不会有问题。那么万一有问题,怎么办?这不还有Tenure track 制度吗?这个制度不就是给你5-7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吗?行,留下;不行,走人。

4.      如何判断一个人在学术上有没有潜力?有的申请人博士期间可能并没有论文发表,那不还有博士论文吗?博士论文做的东西,是不是新,解决了哪些问题,是不是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应用前景如何,等等,这其实很容易判断。有人讲,原始创新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在我看来恰恰相反。长期在这个领域耕耘的人,对原创的东西是非常敏感的,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埋没?另外,对于成果质量不高,只有数量的申请人,小同行是更加容易识别和判断的。有潜力的人才一定是已经有或将要有高质量成果的人。当然,如果小同行也失去了判断力,这将是无解的事情。

5.      “慢工出细活” 只是一个比喻,体现一个学者对科研的谨慎态度,跟他/她持续,阶段性地发表论文并不矛盾。否则,每个申请人,都声称自己要“十年磨一剑”,你怎么判断?有的人十年磨一剑做出了东西,也有很多人十年磨一剑啥也没做出来。

6.      大学允许大学科研人员科研上失败的前提是招你的时候,基于你的潜力,在未来5-7年时间里对你是否能做出预期成果已经考虑到了风险成本。大学里,长时间,光有努力,没有成果,这是绝对行不通的。这里提到的成果,仍然需要内行去判断,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简单计算。

7.      不能把人才选拔寄托给“伯乐”,“好的领导”的慧眼识珠,而是交给完善的制度,关键是有了制度,大家认真遵守。张益唐的例子告诉我们,与其说大学的包容,不如说社会的包容更重要,那就是对普通人的尊重。

8.      “衣食无忧”并不能保证大家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科研上,而是收入上相对没那么大差距。大家患的不是贫富,而是不均。所谓财富自由,指的是人的欲望与收入达成平衡。当然,大学教职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要至少处于社会的中上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大学不能像公司一样去管理。

9.      最后,说一句,什么是尊重人才?在我看来,最大的尊重就是互相守规矩,讲信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304026.html

上一篇:留学生用英文写email
下一篇:乡村小路,带我回家
收藏 IP: 120.18.29.*| 热度|

46 李斌 左小超 曾杰 卜令泽 李文靖 陈理 刘秀梅 谭平连 刘立 任卫军 王启云 郑永军 许培扬 周忠浩 黄仁勇 穆仕芳 黄永义 周阿洋 孟利军 洪宇植 肖勇 李陶 郑强 陈万浩 何应林 农绍庄 胡泽春 晏成和 孙颉 姚伟 汤茂林 任国鹏 刘忠波 崔锦华 陈兴峰 武夷山 冯大诚 罗帆 席鹏 吴斌 唐小卿 马军 何金华 李雪 罗娜 罗鸿幸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