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中的拖延症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博士生可能的回答是从introduction 到 references 的距离。谈这个话题,我其实想谈一下科研中的拖延症。
说起拖延症,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感触。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呢?主要原因我想是因为你拖延的工作有难度,有挑战性,不容易完成。否者,太容易,举手可及,完全没必要拖延。人们拖延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采用鸵鸟政策,掩耳盗铃般的逃避,硬着头皮拖,有时候,事情会拖着拖着自己就解决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当然多数情况是deadline 前一秒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也有一些人,用勤奋来麻醉自己,准确地讲是用一种勤奋干另外一件事情来逃避正在拖延的事情。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你在另外一件事情是格外的勤奋,努力,而有任何缓解。
有人说deadline 就是生产力。deadline,所谓的“死线”的确能“压”出人的潜力。时过境迁,人们会发现,之前一直拖的事情,一旦做起来,并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难,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如此!然而,人们仍然喜欢拖延。
其实,拖延有时候,也未必全是坏事,这个因人而异,因人的性格而异。有的人骨子里有着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个性。一件事,如果准备的不好,不充分,就不会着手启动。这种性格,从事科研也好,干其他事情也好,都经常表现出拖延症。其主要原因是不想敷衍,草草应付。然而,就科研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张益唐,绝大多数人都是俗人,因为张益唐的成功完全是小概率事件,无论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学术界真正需要的恰恰是这种小概率事件。你说这个世界矛不矛盾!
有人问,什么样的博士培养算成功?有人说成功的博士培养要保证学生发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也有人说成功的博士培养要让学生找到好的工作。然而,我的理解是真正成功的博士培养是当学生毕业后,离开导师,还能独立“活”下去。这里的“活”,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用来形容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独立科研,独立工作的能力,离开了导师,离开了导师领域,照样有能力干出一番新的天地。而这种独立的能力,很大情况是在不断的“拖延”中磨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为了追求科研上的完美。
如果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introduction 到 references 的距离,那么世界是最近的距离就是从 conclusions 到 references的距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