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如何判定科研成果的原创性? 精选

已有 19031 次阅读 2019-3-8 10: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如何判定科研成果的原创性?


刚才看了刘立老师的博文“新时代科研评价要突出“唯原创性”标准”。博文的基本观点是“国家在大力破“四唯”“五唯”,那么“立”什么?当立“唯原创性”标准。”这个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但建议最好去掉“唯原创性”那个“唯”字。因为任何“唯”都是有问题的,唯任何东西都不能成为一个标准去执行。

首先“原创性”是有层次,有大小的。以我每年给二十多个杂志审稿上百篇的经验,绝大多数以论文的方式发布的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与某一个学科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成果比,都是是很小的一点点进步而已。那种石破惊天似的创新非常少。已经发表的这些论文,之所以能发表,还是因为有一定的创新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通常越牛的杂志对论文创新性的要求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里必须注意把科研成果的原创性的重视与论文发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我们之前之所以反对“四唯”,“五唯”的“唯论文”,主要反对的是那些为发论文而发论文的“假论文”。这样的假论文与原创性毫无关系。任何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要想发表,原创性是第一要义。

第二,我们是不是太心急了?任何原创性的成果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的产生必须有长期的积累。这么说吧,无论中外,无论任何学科,一个人的科研成果,就算是大教授一辈子算起来,能拿得出手的,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能有那么两三项已经很厉害了。并且真正重大突破的原创成果都是在之前无数平庸甚至错误的小成果的基础上,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要求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一下子就出来重大的成果是不现实的。这就跟踢足球一样,一个前锋要想进球,就必须不停地奔跑耐心寻找机会,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进球。但不奔跑,没耐心就肯定进不了球。

第三,创新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能当成口号来喊,甚至不能成为目的。什么是创新最重要的要素?能力,科研人员长期积累起来的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个那就是信念,这种信念其实是指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所有的外界因素都应该为这两者服务。服务指的什么呢?当然是保障科研人员体面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这些都是系统工程,单抓哪一条只会事倍功半。

第四,我在以前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143164.html)中反复提到过,要想有相对公平的科研评价效果,就要尽可能地融入到全球的学术共同体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闭门造车,闭关锁国,只有死路一条。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166375.html

上一篇:做学问如何解决“精”和“广”的问题?
下一篇:人情世故与科研评价国际化
收藏 IP: 134.148.192.*| 热度|

53 刘立 王庆浩 许培扬 苏保霞 赵杰 夏香根 王从彦 柳林涛 熊栋梁 王俊杰 文克玲 郑永军 孟佳 赵丽莹 肖勇 徐峰 彭振华 吴斌 周浙昆 王生亮 张成岗 熊玉兵 张家峰 刘全生 梁微红 姚远 杨正瓴 鲁学星 周春雷 黄仁勇 张强 李斐 李贤伟 梁洪泽 王安良 褚海亮 李陶 孙颉 胡大伟 刘军胜 姚伟 高义 汤茂林 周志刚 李帮建 谢力 何金华 杨金波 曹家樅 孙志鸿 hmaoi liyou1983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