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学术界啥水平,工业界就啥水平​ 精选

已有 22008 次阅读 2017-3-29 15: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界啥水平,工业界就啥水平


最近网上很多人在诟病大学里的博士,教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一到现场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是眼高手低,在现场的工人师傅眼里并不能服众。从而引发人们对高校科研“实用性”质疑,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科研经费,除了发表的SCI论文越来越多,到底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到底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大意义?

老实说,这一系列问题实在太复杂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而且也不是我能回答了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从某一个角度,以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高校以搞基础研究为主的,善于发表高水平SCI的教授学者,通常瞧不起那些搞应用研究,不太容易发高影响因子的学者,这里当然也包括工业界很多搞应用的科技人员,理由是他们搞的那些东西太没技术含量,水平相比太低。另一方面,那些搞应用研究为主的学者则认为,发再多SCI有什么用?纸上谈兵而已。这里的问题其实是大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到底哪个更重要?这里我不想谈了,因为单纯把这个关系拿出来,稍微受过学术训练的理解起来都不是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对调一下,让那些擅长发高影响因子的教授学者去做应用研究,让那些擅长搞应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师类型的科技人员去搞基础研究,去发SCI,会怎么样?

这样一个假设,一个换位,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呢?很多人可能会看笑话,这两拨人马可能,都会不适应,都会抓瞎,甚至出洋相。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要强制执行。然而,我们再进一步设想一下,一旦这个假设强制执行,也就是必须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来从事自己不熟悉的研究,否者就没饭吃。目的是让大家发挥最大的潜能做这个实验。我猜想的结果是,无论是搞基础研究的,还是搞应用研究的,只要是本身素质足够好,是搞科研的那块料,同样会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做的出色。相反,一个领域做得平平淡淡,换个领域就一下子做到最顶级,这样的概率不能说没有,应该很低。因为任何领域,入门可能会相对容易,但要想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靠得还是自己的能力,自身的科研素养。

那么这个科研素养从何而来?我想最基本,最重要的科研训练一定是在大学里完成的。通常大学教授科研平均水准的高低也就决定了他们培养的将来走进工业界的本科生也好,硕士博士盛也好的水平。我在香港,美国和澳洲都接触过不少来自工业界的工程师的朋友。跟他们交流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这些工程师,这些拿到博士学位的工程师搞科研的水平,确切地讲他们做实验,写论文,搞专利的功底跟在高校干的那些博士相比没有根本的分别。唯一不同的是,很多公司保密起见,并不鼓励这些工程师发论文,发SCI。但可以肯定地讲,只要他们想发,根本不是难事。另外,我认识的很多欧美当然也包括澳洲在大学工作的教授,很多都有很多年在公司做工程师的经历。很多大学教授在咨询公司兼职,甚至自己开公司。像这样的教授根本就不存在去工业界解决现场问题,水土不服的问题。基本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高校学术界和和工业界的水平从来都是一致的。基本不会出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水平很大的差距。如果真有这种差距,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澳洲的ARC,类似中国的基金委有一个很重的基金项目,叫ARC Linkage grant。这个基金的特点就是国家鼓励高校的科研人员与工业界合作开展科研,解决工业界的实际问题。假设这个基金你申请20万澳元,通常会要求一半也就是十万澳元的资助必须来自企业,另外一半基金委出。这样的好处就是充分调动高校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积极性,让科研更有的放矢。这个基金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定义的工业界可以是来自全世界的公司,足见其国际视野和战略性眼光。我在国内工业界也有不少朋友,当跟他们提起这个合作的时候,开始大家都很兴奋,毕竟这是国际合作啊,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啊,一旦申请成功必将是多赢的结果,至少可以趁这个机会出国转转,这样的小算盘很可爱也可以理解。然而,事情看起来很好,一旦操作起来,即使我这些朋友已经是中高层领导,即使钱不多,仍然是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竟然是公司对所谓和学术界合作的研发的投入信心不足,就怕钱打了水漂。看来这条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术界啥水平,工业界就啥水平。这不是一个悲观的说法,也可以向积极的方向努力,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多数论文毫无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042396.html

上一篇:如何才能让乡亲们待见
下一篇:一辈子太短,做自己喜欢的事
收藏 IP: 134.148.193.*| 热度|

58 王从彦 李文靖 彭渤 刘捷 武夷山 鲍海飞 张骥 邵鹏 陆泽橼 骆小红 杨正瓴 李学宽 李哲林 胡晓攀 马军 曾葆青 康安明 姚伯元 董正亚 叶春浓 吕洪波 张江敏 赵传林 魏武 董焱章 曹俊兴 林茂华 史晓雷 韦玉程 李天成 李兆良 郑永军 牛登科 樊采薇 王帅 刘金义 姜长城 黄育和 刘全慧 张丽娜 欧宗瑛 姚伟 张明武 刘明超 刘杰 swpuwang xchen loyalSciencefan dpj1984 sqcrft xlsd ericmapes idealist UNCblue htli houzhenyu sgcst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