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范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ytc27

博文

努力和导师成为“黄金搭档”—发表第一篇SCI文章后的感想

已有 5345 次阅读 2013-10-16 17: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师, 学生, 文章, 搭档

从去年8月开始撰写,到今年8月底正式被国际化工领域的顶级期刊化学工程科学(ChemicalEngineering Science)录用,我硕士期间的第一篇SCI文章经过一年的孕育,终于诞生了!期间投稿三次,改投杂志一次,真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当然,一年的时间,不仅让我收获了一篇论文,更收获了无数的经验和感受,有科研选题、论文撰写、文章投稿等方面。虽然这次收获颇丰,但毕竟自己还是一个科研新手,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自己的这点收获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也许根本不值一提,在这大谈科研选题、论文写作和投稿未免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有一点收获,我认为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次我和我导师之间的合作,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中不仅有导师的悉心指导,也有我作为学生的积极主动。下面,我将从三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不要总是寄希望于导师,有的时候你可以让导师看到希望

我的周围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导师在低年级会给学生一个课题或者方向,让学生自己探索。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机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方向做不下去了,这时候有的就开始抱怨导师没有给自己选好题,有的干脆放弃并希望导师给自己换方向。这就是通常大家认为的导师应该给学生的科研工作带来希望。

我的导师非常nice,他既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我们自由探索新方向,同时他也非常关心我们的进展,会经常和我们讨论问题。这点我感到很幸运。我在研一的时候,我自己寻找了一个大气方向中气溶胶和降雨关系的课题,而我自己是流体力学专业的。当时对大气科学没有一点基础,连我导师也不清楚该怎么做。一开始感到非常困难,根本没办法找到切入点。所幸,到了研一下,终于被我从宏观的方向中锁定了一个科学问题:水蒸气的异质凝结。这个科学问题我一直做到现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SCI1篇在投,1篇在写,1项培育基金),而我导师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看好,到现在的大力支持。这里说一下我自己探索的步骤:首先一定要锁定一个科学问题,这决定了你前进的方向!我研一时就因为在宏观的方向上找不到切入点才导致大半年都没有什么进展;接着可以通过维基和百度百科了解一下所要研究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查看了一些综述类的英文文章和比较系统的专著,这有助于我们对研究现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后开始阅读文献,看看别人做的问题,寻找一些自己可做的问题。

因此,我们并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导师,希望他给的课题一定能出好成果,其实导师对这个课题也不会特别了解,否则还需要我们研究干嘛。有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来让导师看到希望,这样他才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二、带着“答案”去问问题

许多好学生都明白,有的时候需要我们主动去向导师请教,而不是等着导师来找我们。导师可以说是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指路明灯”,我们总是会认为导师什么都知道,至少懂得比我们多得多。因此在我周围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想到一个问题,马上找导师讨论;写文章想不到创新点和意义,扔给导师想;结果不好,先放着吧,等导师来解决。而这样一般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当时我在开展工作时,真的就是一无所知,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了解,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个问题肯定是可以解决的,只不过是解决得好和解决得不好的差别。无论有多困难,我首先要尽全力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带着这个不能称为答案的“答案去找我们导师讨论。有胜过无,不然总是光找问题,不解决,一方面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养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觉得问题解决不了,但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灵感;或者觉得问题很好解决,但在解决过程中遇到了没有预想到的难题。毕竟科研工作并不只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很重要。我一直认为,从我手上出去的工作就应该是已经完成的工作

我们要明白,导师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或者大方向上,他会比我们更有经验,但在具体的研究问题上,我们应该比他更了解才对。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能靠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就能完成的,遇到困难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一遇到问题和困难就找导师,这样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三、导师不只是我们的老板,更是我们的搭档

很多同学觉得导师是非常严厉的,甚至觉得导师是“剥削”我们的。这样的想法都是非常不利于我们自己的科研工作的。造成这种想法我觉得有多种原因,有可能的确是导师的问题,也有可能学生自己的问题。

我非常尊重我的导师,同时,我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得漂亮,让导师重视我的工作。每当我取得了一些进展向导师汇报的时候,他自然会认真聆听我,并给我提出意见;每当我顺利地解决一个问题时,他自然会夸奖我,鼓励我再接再厉;每当我超出预期地完成工作时,他自然会重视我,尊重我的想法。因此,能不能让导师重视我们,首先看我们能不能努力获得他的重视。当我们向导师证明了自己能够独立去完成工作,是他值得信赖的小伙伴时,导师此刻就不再只是我们的老板,更是我们在科研工作上的搭档!

 

还记得第一次投稿时导师对我说,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我们已经努力了,成不成都去试一下。

还记得第一次被拒是在圣诞节时,一大堆意见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并没有丧气,我们认真研读每一条意见,尽可能地去实现他们,把这些意见当作通往成功的钥匙。

还记得换投杂志时的无奈,但我们知道之前的杂志对理论的要求非常严格,换投一个工程方面的杂志会更有把握。

还记得今年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导师都放弃了和家人一起看春晚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在QQ上讨论问题,修改文章,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把文章投了出去。

还记得得知文章被接收的欣喜,但我们仍然知道,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挑战等着我们!

 

   一年的付出终于换来回报,无论如何,对于我来讲,至少我已经在努力地去成为我导师的黄金搭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9948-733487.html

上一篇:不是每块“天花板”都需要击碎
下一篇:不畏“雾霾”遮望眼,只需向前迈一步
收藏 IP: 202.38.91.*| 热度|

11 时志强 刘钢 罗帆 金小伟 Editage意得辑 王浩 刘进平 鲍永利 李天成 黄振宇 马臻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