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chen

博文

科研论文写作中的7-1-2时间配比 精选

已有 7153 次阅读 2023-12-5 10: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论文写作中的7-1-2时间配比

                               --- “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之“厚积薄发”

 

十多年前,我在科学网发了一篇关于“如何科研、如何写作”的博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5476-541849.html)。

十几年间,我个人的研究方式、写作方法等也发生了不小变化,自然也有新收获、新感悟。记得当时曾说:

“通过同行评议,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向同行通报和交流自己研究进展的最主要形式,是表明自己作为科研工作者存在的重要方式,也是一项研究工作完成,或至少是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首要标志。”

“学术论文是科研思想、研究工作与结论的凝练和升华,更是作者学术水平、学者身份或研究价值的一种主要体现。”

现在看来,这些话还是没错。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完成论文的写作?何时才算“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呢?

可大致将整个科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于 “做”(研究)和“写”(文章)。

在“做”阶段,一开始对问题仅有模糊或粗浅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了各种思考、尝试、计算、分析,或走了弯道有了曲折、或重整旗鼓再出发、或硬着头皮前进等,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层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用”和“没有”的信息或素材,故可将该阶段对应于科研中的“由薄到厚”;而“写”阶段的任务,正是要理顺杂乱、厚积的信息,纲举目张、要点统分,以简洁明了、逻辑严谨的文字展现问题与答案,将科研内容“由厚到薄”,最终实现“厚积薄发”!

在“做”阶段,可随时记录各种想法、灵感与心得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这并非写作,顶多算“随笔”。在写作之前,应是已经根据所积累的信息摸清了问题及数据的科学内涵、理出了所得主要科学结论、提炼出了研究亮点等信息,也就是已找到了足够的“可成文、可发表”的依据了。如此,便可进入写作新阶段。

下面给出的内容,一方面的确是根据我近些年的体会,另一方面也是学习斯坦福大学Kristin Sainani教授关于“科技论文写作---Writing in Science”的系列讲座所获。二方面有些不谋而合,便更强化了我对如何有效写作的认识。

简而言之,可将“写”再细分为三个子阶段,分别对应于“素材准备或信息整理”、“初稿写作”与“修改完善”。

各阶段所用时间配比大致为7:1:2。意思是,第一阶段应耗费最多的时间,说明了素材准备或信息整理的重要性,开始动笔写初稿前,要有尽可能多的关于文章框架、写作思路和所需素材方面的思考与准备;第二阶段应耗费最少的时间,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说这一阶段主打一个“快”字,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初稿;在第三阶段应耗费稍多的时间去修改和完善。

 

(第一阶段:7) 为何还要在前期已经“变厚”的基础上去准备素材呢?主要需做哪些方面的素材或信息收集呢?

首先要理顺动机。科研探索未知的本质决定了,最开始启动研究的动机很可能只是一个线索,所得到的发现或结论与之未必完全“匹配”。这时需重新理顺研究的动机,需阅读与所得结论密切相关的文献,凝练以往研究存在的相关问题,尽量从推动学科方向发展的高度寻找合适的动机。阅读过程中,应注意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及引文出处。

还要整理出文章框架结构。围绕所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或不同侧面、或不同过程,安排好文章各章、各节主要内容。可参考以往同类文章的写作顺序安排。

需构思和准备文章图表。正文或结果部分基本按“看图说话”方式行文,因此,图表安排基本界定了文章的走势和主要内容。这一阶段未必需准备“印刷”版的图片,后期写作时还可能会修改甚至更换。一般,建议先用Powerpoint这种工具拼凑出图形来,便于引导自己更好地构思文章框架与主要内容。

要熟悉所得素材、信息,反复思考文章框架结构和要点。可多在学术会议、组会上报告交流,也可给室友、同事、同行介绍和讨论,即用“说”的方式呈现所做研究;还可用“想”的方式,如散步或排队时,在脑中重述文章主要内容。只有将之“了然于胸”了,才算为下一阶段写作做好了准备。

在思考和准备过程中,应用“烂笔头”、录音笔或手机等随时记录脑子里冒出的念头、句子等。这些记录,在后面修改完善阶段,会非常有用,可“查漏补缺”。

 

(第二阶段:1)在感觉“了然于胸”之后,方可提笔写作。这一阶段强调的是“才思泉涌、一气呵成”。前期各种准备,就是为了在写作时有成熟思路、足够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打“快”字诀。动作快的可在两三天内完成,慢的则需一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如思路阻滞,无法“呵成”,则说明准备不足。例如写两句便觉信息不够,需重新查阅文献;或者几天憋不出一段话,这时就应放弃写作,返回上阶段继续准备。

整个初稿写作的过程,大概就是脑中储备的信息流淌于笔尖的过程,手脑合一。目的就是将积累的信息、头脑中的线索,也就是将前期储备有逻辑地呈现出来:不求句法完美,但求叙事完整有序、总体逻辑顺当、段落衔接有序、意思表达完整。

不必“边写边改”:句法完美、文字精炼,这是第三阶段才需完成的任务。

如信息量过大,可分章节完成,如将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分步写作。可设定“小目标”,如每天写几段等,使得这一过程尽可能“轻松”和“self-rewarding”。

可根据个人习惯,直接笔纸“草书”,这样快且不影响思路。如用电脑,可能需不时选择字符等,影响思路流畅,还可能受电脑上其它信息的干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只有在充分准备、深思熟虑下,才可能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第三阶段:2)该阶段目的就是不断修改和完善“初稿”。

订正各种笔误,反复修改语法、句型、逻辑;要遵循 “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这一原则去凝练和精简文字。很多时候,第一稿的文字是可以大大精简的,如通常可以从5000字减到 3500字;一句话,如果删掉了不影响意思,就要删掉。

句子不要太绕、段落不要太长等都是 “老生常谈”式的基本写作原则。

可尝试出声阅读,人类听、读和看的神经链路不同,“听一遍”、“读一遍”和“看一遍”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可请同学、同事、同行等审阅,指出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实在一个字也改不动了,便可完稿或再请高人修改,通过对照学习领悟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经上述三过程,便可完成科学研究“由厚到薄”的第二阶段,实现“厚积薄发”,将自己所发现或创造的知识以整洁凝练、逻辑严谨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堆砌人类知识大厦中的一砖一瓦,展现给同行、展现给世界!

 

后记:本博文的写作也同样遵循了上述三过程。前两天刚好做了一个校内的、关于研究生如何科研与写作方面的报告,让我有了重新准备和思考素材的机会;从手动写初稿到敲入电脑及几遍修改,花了我半个晚上、大半个上午。不过我写字过于潦草,就不在此展示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5476-1412507.html

上一篇:做科研,要找到“自己”的问题
下一篇:如何整合已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人才类项目申请之成果体系?
收藏 IP: 124.135.38.*| 热度|

17 周忠浩 汪凯 赵凤光 王超杰 崔锦华 梁洪泽 贾玉玺 夏向阳 唐小卿 王成玉 宁利中 周飞 马培 杨正瓴 guest86236631 oceanshenhai guest9988335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