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专利报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ixiangfeixian 中美欧日韩五局及PCT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陈立新 Tel13592308169 QQ86065045

博文

2018年江苏省专利发展的特点

已有 1782 次阅读 2019-12-4 11:59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18年中国、美国与欧洲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博客版121.docx

2018年中国、美国、欧洲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报告(附录第一部分)

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小组

附录第一部分  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部分省市区的统计报告

附录3.6 江苏省国家发明专利统计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附录3.6.1 江苏省专利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近年来,江苏省专利发展很快,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主要专利指标排名靠前。江苏省的专利数量多,2018年江苏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万多项,位居国内省市区第3名。但是数量增长放缓,2018年增长率仅为1%,年平均增长率为21%,分别位居第23名和第13名。另外,每亿元GDP伴随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0.49项,位居第6名,仅次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安徽,表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技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每亿元RD研发投入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18.6项,位居第13名,表明江苏省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相对较高。每万人的专利产出数量达到了5.3项,位居第4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浙江,表明江苏省劳动人口中的技术研发人员比例相对较高,特别是江苏省拥有较多的高校,因此在主要专利指标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专利研发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和无锡。2018年,江苏省获得国家专利4万多项,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的专利最多,达1万多项,无锡市约为5千项;其次是镇江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均为2千多项;其余地区的专利数量都较少。整体来看,江苏省的发明专利高度集中在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2018年三市获得的专利数量共占总量的64%,是江苏省专利研发的重要区域。

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IPC小类来看,江苏省2018年专利数量较多的是数据处理、测试或分析材料、半导体器件,专利数量均超过了1000项。从相对数量(占国家同类专利的比例)来看,江苏省在金属组合加工及万能机床(占比为19%)、金属型材的冲压(占比为18%)、运输或贮存装置(占比为18%)、水处理(占比为16%)等技术类别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总体来看,江苏省在传统的金属加工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金属加工、物流和环保等技术类别上江苏省具有较强的专利研发能力。但是在某些信息技术类别上的专利实力不强,如图像通信、无线通信、数字信息传输、数据处理等类别上的专利数量占国家同类专利的4%5%。这说明江苏省是典型的加工制造业技术强省,其在通信和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发展较为落后。

从专利技术领域的构成来看,2018年江苏省在成型加工作业、材料化学与纳米、分离和混合加工作业、发电和输变电、化工、包装和储运、建筑和采矿、电气元件和结构部件、纺织造纸和印刷、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机械和武器、材料测试、物理测量、有机化学共14个领域上获得了大量的专利,均超过1500项,其中成型加工作业领域的专利数量超过了5000项。这反映了当前江苏省的专利结构是以加工制造和材料技术为主的,符合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国情。

而从专利技术领域的相对构成来看,2018年江苏省在纺织造纸和印刷、包装和储运、成型加工作业领域最具优势,占同领域国家专利数量的17%14%。这表明在加工制造和材料技术方面,江苏省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也是江苏省大力发展制造业的自然结果。

四、高校的专利实力较强。2018年度获得专利授权最多的前100家江苏省内机构中,大学的数量最多,有44家,其中全省专利前20强中仅有一家不是大学,即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排第15名)。可见,高校是江苏省专利研发的重要力量,其中高校专利占江苏省专利的27%

 

 

致谢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梁立明教授、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武夷山研究员对本报告的支持、帮助、建议和意见。同时也感谢对本报告做出贡献的一些审阅者和讨论者,包括武汉大学张琳教授、武汉大学黄颖副教授等学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1765-1208762.html

上一篇: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的专利状况
下一篇:2018年江苏省专利发展的问题
收藏 IP: 61.158.17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