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行万里路

已有 2105 次阅读 2015-11-28 05:4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古人说,读万里书,行万里路。这话一点不假。不过,所谓读书行路,是有时间段的,读书可以是一辈子的事,而行路则到了一定的年龄,肯定是走不动了。而且,读书的效果也是一辈子的,而行路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效益会是递减的。特别是五十岁之后,行路的效果越来越差。如果身体条件不太允许,那几乎就没有多少太大的意义了。

旅游应该是行路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形式。旅游的目标是相对明确的,一般是去向那名山大川,风景名胜。而行路则要更广泛些,以上诸多目标都会囊括在内,但更多的是一些无名无望的地方,或者路途本身。不同地方的人,不同地方的风土,都会给人以扩大视野的效果。

旅游这事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奇怪。比如,我们听说过一些名胜,于是心向往之。这样的旅游效果往往会比较好一些。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这些地方过去听到过,说是很美,很好,很值得一去。但那都是别人嘴里说的,至于真实情况怎样,还得自己亲自去看一看。而真到自己去了,有时会感觉确实如此,而有时就会觉得好像并不是像别人说得那个样子,或者不如别人说得那样美好。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对于所到过的地方,感受都是很不一样的。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有完全一样的感觉,那不现实。而且有的地方到底有多好,不同的人体验的结果也不一样。这都是需要亲自去看一下才能有所感悟。

而对于那些不太了解的名胜,或者是文化差异很大的名胜,那种看了以后的感觉就更不一样了。有时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比如,在欧洲看到一个古旧的城堡,中国人看了,不过就是一堆石头堆砌的建筑,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使看了说明,听了导游的解说,似乎也仍然不明底里。如果没有这些说明和解说,那看了这个城堡跟看一堆随意堆砌的石头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本身就是文化的差异。除非旅游者是有一定专长的,如历史,如建筑,会对这些建筑或者物品有着特别的兴趣,否则除了浪费时间就一无所获。

少年时,如有机会,真是需要多走走,多看看的,只是对于国人来说,事情往往是反着的。少年时要读书,要考学,没有时间走走,不同的家庭因经济情况不同,大多数少年们也没有这个条件出去走走看看。而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年龄也不小了,再往外走走看看的兴趣也未必有那么高了。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退而求其次是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多走走看看,也算是一种弥补。

我读大学时,已经有了孩子,假期无暇去和其他同学那样,去外地旅游。而且因为有了孩子,经济上立马紧张起来,也没有多余的财力做这种奢侈的消费。等后来有了相应的条件了,出去看看的兴趣也没有年轻时那么高了。当然,在走向老年之前,这样的兴趣仍然是有的,只是没有那么强烈罢了。这些年,外出(不光是旅游)时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在军工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应该算是走了一些路,看了一些事,当然有着以往从来没有过的收获。而间或出人意料之外的旅游安排,也有着特别的惊喜。2002年,011基地安排到他们那儿出差公干的外单位人员去看黄果树瀑布,游龙宫溶洞水道。2003年,012基地的一个部门负责人顺路陪我去看汉中的诸葛亮墓, 2006年,611所派人陪我去看杜甫草堂,都是很有收获的。而参加一些会议时,办会方所举办的一些旅游活动,如山西的五台山,吉林的长白山,黑龙江的牡丹江之游,我都放弃了。去齐齐哈尔调研时,也有人提出想请我去看鹤乡,我也婉拒了。似乎这里有个缘分问题,去了看了,就是有缘,没去没看,似乎就是无缘。

更多的调研没有旅游项目,但同样收获很大。了解那些国际工业企业的情况,看看那些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企业的艰辛的发展历程,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有时也会利用闲暇时间自费去看一些地方,如临潼的秦兵马俑。这还是值得一看的。而与其捆绑在一起的其他旅游项目如所谓乾陵地宫,和法门寺,就纯粹苔儿哄。前者完全是人工编造的,后者是旅行社赚取回扣的手段。让人厌恶。

古人行万里路,固然很艰辛,但苦中有乐。现代人旅游方便得多,但有些比较难走的地方,大多数旅游者未必就肯走了。1995年,去黄山。本来我是准备一气登顶的。当时的身体条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同行的游伴身体不行,没走几步就要乘滑杆,而且坐上滑杆也觉得不安稳,心惊肉跳。最后走不到四分之一就说什么也不走了。我也没办法再继续往前走,因为不能把游伴扔到半道不管,只好陪着下山。这一晃就是二十年过去了,如果现在再去黄山,还有没有能力走到山顶,已经真不好说了。或许还行,或许就不行了。这就是无缘的遗憾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39280.html

上一篇:看红叶非去香山不可吗?
下一篇:笨拙的手
收藏 IP: 123.119.75.*| 热度|

2 郑永军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