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口述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已有 2842 次阅读 2013-10-2 03: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口述史

对历史我是外行,但是我对历史很有兴趣。最近参与到一些与口述史有关的工作,对这个领域也开始发生了兴趣。

做口述比较累,要长期在外面跑,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要善于与他人相处,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对方谈话的兴趣,也才能说出对方最想说出,也比较精彩的内容。你的谈话对象中,有的人善于健谈,有的人则不太善于跟外人讲话。对于前者,相对而言,访谈比较容易一些;对于后者,做访谈就有一定的难度。

最近,做口述史的人很多,出的书也比较多。但据行家讲,这些出的书里,其实很多质量一般,因为在那些做口述的非史学家眼里,人家说什么,你记什么,然后把人家说的东西整理出来,一出版就成了口述史了。其实,行家说,这里学问很多,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在做访谈之前,采访者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你如果对你要采访对象所涉足的领域或者专业完全不了解,这样的访谈是很难做出彩来的。有一位做访谈的学者,采访一个医界最有名的专家,专家是神经生理学方面的,而这位访谈者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访谈时,只好避开受访者的专业领域,而只能谈及其他非专业的东西。对于那些非专业的东西,由于采访者有较丰富的经验,也能引导受访者谈出彩来。比如,这位老专家是一位京剧爱好者,他就能说出很多与京剧有关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我们原来完全不了解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很精彩,但是受访者对于他最钟爱的神经生理学专业,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由于采访者完全没有办法深入这个领域,这次访谈虽然也不能说不成功,但总归留下了不少遗憾。

对于艺术表演领域,很多人以为不就是表演吗,这又什么难的?但在我心里,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我其实对表演就是一无所知。如果要我去采访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我很知道我很难有所深入,很难挖出精彩的东西。除非对方无意中说出了某些闪光的段子,而我也足够敏感,能抓住它们,也许还能有点收获。但这基本是靠撞大运,是不太靠谱的做法。

我所知道的做口述史的人,几乎都有史学领域中的博士学位。他们不太甘心于那些陈旧的方式与观念。比如,一说起老北京,就是前门楼子,就是提笼架鸟,就是蝈蝈蛐蛐,就是京剧曲艺,就是大碗茶,就是城墙洋车之类。老北京实在是太丰富了,也太复杂了。有人在做一个北京郊区的口述,所请到的访谈对象,其祖上是皇家庄园的庄头,就类似于《红楼梦》中的庄头乌进孝。他们不是农民,却干着农活。他们的户籍不在当地的户籍部门,而在内务府。这些人的状态就很有意思。他们种的是皇上家的地,打下的收成都要送进皇室。这样一些人,今天有多少人知道曾经有过他们的存在。他们是不是也是老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给皇上家干活的绝不只是这一类人,肯定皇家的任何吃穿用度,都有一大批北京郊区的劳动者在为他们服务。我能想到的就有从玉泉山给皇城送水的人们。每天都有不少送水的车辆从西山拉进北京城,送进紫禁城。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估计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知道了。那些人的后代,今天还知道不知道他们祖上的生活状态,他们对此还有多少记忆?再过多少年,恐怕这就是永远无法了解到的历史之谜。

人们知道北京有个琉璃厂,在和平门外,也知道有个琉璃河,在房山距离涿州不远的地方,人们会联想到这些地方与皇家建筑中的琉璃瓦、琉璃砖有联系。但有人了解到,实际上,门头沟的琉璃渠才是明清两朝专门为皇家生活琉璃件的场所。解放后,由于古建修缮的需求,琉璃件还在不断地生产。但生产者多为祖上就是以此为业者的后代或者徒弟。他们中有的人对此非常精通。他们说,明朝的琉璃件比清朝的质量要好,做工要精美。可是为什么后来的清朝在这个方面比明朝还要倒退,业者说,这可能就是后来的人们对此不太精心了,反正能糊弄就糊弄过去,给皇上家干活,差不多就成了。再精益求精,也得不到更多的好处。这样,一门好手艺就这样发生了蜕变。像这样的历史,如果再不抢救,真就成了空白,后世的人们再也不可能了解了。

有些做口述史的人,也想做一些变革,他们不再只是单纯被动地听取讲述者的叙述。他们对讲述者的某些观点也会当面提出质疑,甚至发生争论。当然,他们会把原貌都保留下来,如果能出版,就把这些原始的面貌展示给读者。

现在有不少做校史、厂史或者其他机构历史的人,做出来的都是歌功颂德。史学家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历史,这种东西也都是片面的。而口述史的一个好处就是,把每个人的口述记录下来,原来他是什么观点,就保留什么观点。原来他是什么看法,就保留什么看法。对同一个问题,对同一个史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褒,有的贬,有的肯定,有的否定,只有把这样的全貌都展示出来,才是尽最大可能展示历史的真实,或者说最有可能贴近历史的真实。

现在还有一样市场化的做法。有些老人,很想为后代留下点什么。于是就有公司上门,为老人做口述,然后转成文字,加以编辑,装帧精美,要价昂贵。他们做出的类似回忆录之类的书,都是精装本,整个费用从十万到三十万不等。这些书一般也不是正式出版物,也没有书号。做出来就是为安慰老人的。更要命的是,这些所谓口述回忆,多是为传主的歌颂丰功伟绩,没有半点史学价值。那里面只说过五关斩六将,没有走麦城。甚至过关斩将也未必都是事实,反正是哄老爷子玩的。但干这个能来钱,所以不少公司趋之若鹜。晚辈们为了表达孝心,也乐得为老人花这笔钱。所以对于这类东西,千万别当真。只当是一出游戏,自娱自乐,笑笑就过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29476.html

上一篇:从一部日本推理小说看资本与技术之间的争斗
下一篇:有完美的生活吗?
收藏 IP: 114.250.77.*| 热度|

4 曹聪 吕喆 武夷山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