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再说量化考核标准 精选

已有 5377 次阅读 2012-12-18 22: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量化考核标准

高校中的量化考核标准已经施行了不少年了。无论是SCI,还是论文影响因子,最初使用这类标准的初衷大约都是好的,希望能够督促高校的教师们能够积极起来,多做科研,提高学术水平。可能是任何一种规定或者制度,甚至法律,都会存在某些漏洞,时间一长,总会有人找出应付这一套的对策来。所以到了后来,弊端也就出来了。而且如果没有及时改正,这类弊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最大的弊端就是学术风气受到破坏,抄袭、剽窃之风盛行,而且原创性的东西并没有随着论文数量的增加而所所提高。
我想,最初提倡这种考核方式的始作俑者一定不会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他们最初的设想都认为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的。认为这套方式近乎一劳永逸,而且相当科学。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如果从制度设计层面上来考察,几乎可以肯定,不存在任何一种完全科学且能一劳永逸的考核办法。所有的考核方式都是相对的,都有自身的弱点与缺陷。所谓科学性也总是相对的。
我也曾经向有关人士提出,能不能多使用同行评议或者代表作评议的方式,但是被告知,那样做成本太高。这就是说,他们认为,考核是需要成本的,而用SCI之类的指标成本就相对低一些,而代表作评议或者同行评议则成本过高。的确也是,在高校各方面费用都不太富裕的时候,成本也不可能不是被考虑的因素。可是,这样做的成本真的就降下来了吗?那么多学术上的假冒伪劣,这最终付出的成本是高还是低?
我曾有过一个研究生,年龄不小,但是做的东西根本就没法要。在他写毕业论文时,给他提出的多种要求,他嘴上答应得满应满许,可是实际上,一点也没改。看到他拿来的初稿,我唯一的意见就是根本不可能通过。而且,我也把我的意见与论文都发给前面提到的有关人士。那位人士后来说,研究生院也用一种反剽窃的软件检测过,发现确有问题。但是他们给出的意见是,虽然不能给予学位,但还应该允许他毕业。即可以通过毕业答辩,但可以不通过学位答辩。这样的回答简直让人难以理解。也许,别的导师都会护犊子,拼命让自己的学生通过。像我这样不给学生机会的可能也实在太少有。可是这实在不能怪我。此学生不好说是不是他很愚钝。就那付本来就不太行,还特别自以为是的样子,实在是没法弄。有关人士的做法,我总不明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虑本系的脸面?还是顾及什么人的脸面?反正我是不需要这样的脸面的。如果放了这个学生一马就是给了我什么脸面,我倒认为这恰恰是没有给我脸面。
这件事好像是教师考核的事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好像可以看出,对于这么一个不合格的研究生,处理起来都如此宽松,那么对于那些真的干出不那么上得了台面的事的教职人员,相关的人士又能下得了多大的狠手?处理这样的事难道真倒成了问题了吗?难道还不成问题了吗?
现在谁都不想得罪人,谁都不敢得罪人。有人犯了错误,处理者经常感到为难。他们觉得为难的是,你干了这样的事,让我怎么处理?处理严格吧,你会记恨我,将来会给我暗中使绊,为了公家的事,让我吃这样的亏实在是犯不着。处理宽松吧,倒是没有人记恨我,可是群众不满意。可是群众不满意归不满意,领导不会因为群众不满意而责怪我。所以得罪群众就得罪群众吧,只要不得罪领导就比什么都强,也比让受处置者记恨我要强。所以,最佳的选择就是对这类问题,能不严格处理就一定不能严格处理。
我们的学术状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下愈况。不是说没有办法,而是有办法,可是没有人愿意按照这样的办法去做。同行评议,代表作评议,在操作技术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就是不愿意去这样做。对犯事者严肃处理,在法理上也没有问题,可是也照样没有人愿意做。大家都在那里一块哄事,结果就哄成今天这个样子。
有媒体还在做中美两国在职称评审方面的调查。不是说这样的调查没有意义,问题还是调查出结果来,又能如何?美国的方式固然也有其缺陷,但是比中国现在通行的方式还是少了不少弊端。其实,大多数人都对两种方式心知肚明,可是究竟是不是因为惰性,明明知道有很大的问题,可是就是没有下决心去改变。这恐怕比问题本身还有麻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44081.html

上一篇:说起PPT
下一篇:看苏联电影《无名高地》
收藏 IP: 114.246.174.*| 热度|

12 陆俊茜 曹聪 汪晓军 梁建华 赵斌 马瑞 李子欣 徐明昆 占礼葵 吕喆 曹裕波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