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与变化

已有 4128 次阅读 2019-1-23 07:0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最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来的帖子,其中主要是说,国外的一些人们,或许是媒体,或许是学者,对中国文化有点疑惑不解。他们对中国文化流传几千年而不衰,对中国人尊重祖先等现象虽然有所了解,但是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们也不知道,今天中国的发展与崛起的态势是不是与中国文化中的这些元素有关。

对这个问题,我们自己一般是不会提出来的。在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然不会对此提问。但是,国外的人们,因为中外文化的差异,而且中国现在的表现又如此抢眼,他们会有所关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看到这样的问题,不由得不让人进行一些思考。虽然这样的思考还是初步的,但是,开始进行这样的思考总是会有益处的。

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强调个人,孩子长大过了十八岁,就要出去独立生活,而且父母也再也没有负担孩子生活与就学各种费用的义务。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不会主动去照顾衰老的父母。父母也不认为子女有照顾他们的责任。或许,这样的文化在西方早就习惯了,没人感觉有什么不对。直到他们看到中国的子女们大多比较尽心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而父母也愿意为子女照看第三代孩子,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觉得这样也很不错。再与西方的现状相比,感觉似乎中国的做法更有人情一点。

其实,任何文化传统都与经济活动,特别是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强调自我与个人,就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世纪,西方文化中没有个人,每个人的心中至少在观念上也没有自我,有的只是上帝。所有的人必须遵从上帝的教诲,所有的人必须尽心尽力为上帝效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自文艺复兴时代以后,人们不再盲目遵从上帝了,人们要为自己而活。这是西方自资本主义以来一直强调自我与个人的主要原因。

在资产阶级革命不断爆发的期间,这种捍卫自我与个人的观念在与封建势力企图复辟的斗争中也在不断地得到强化。人们认为,活着既不是为了上帝,更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自己。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的发家史都被描绘为是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以这就更是强化了这样的意识和观念。

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而中国的历史主要是由小农经济的农业来支撑着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家族的形式来进行和维持的。而且财产的分配与继承也是以家族形式来进行的。人们崇尚祖先,是因为祖先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土地和家业。没有祖先的付出,后辈就可能一无所有。那么长辈们同样也希望自己打下的家业能够传承下去,这也只能通过子孙们的继承来得以实现。所以儒家思想中的长长幼幼的观念也是这样来的。长长幼幼,就是长辈就有做长辈的样子,做长辈应该做的事;而后辈就要有后辈的样子,做后辈应该做的事。这样的观念延伸开来就是君臣父子的关系与纲常。

中国的农业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这样的观念也就存在了几千年。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随着中国也开始出现自己的资本主义企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就必然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所以在五四运动之后,一些所谓新观念也就呼之欲出。正如历史唯物论所指出的那样,新的生产关系问世之后,原有的观念不会马上消失,它会继续延续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且,在旧中国,新生的民族资产阶级有很多仍然与地主阶级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的观念依然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还不可能一下子丢弃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底层劳动者,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隔膜,所以底层劳动者与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联系还是会更紧密一些。所以,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腐朽、落后的因素给予了必要的清算和清除,但是对于其中合理的部分,依然予以发扬和保留。如敬老、爱老、护幼、爱幼的观念和传统依然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一方面,这对国家总体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利的,对于加强社会的稳定与家庭的和睦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对于当时刚刚开始兴起的养老事业与幼教事业,传统家庭的一些做法对于还不太发达的养老事业与幼教事业也是一个补充,而不至于使社会主义与家庭失序。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养老事业、幼教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家庭中尊老、爱老、护幼、爱幼的行为仍然对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稳定是很有用的。而且中国人也从中受到很大的益处。这种传统的观念与行为在新社会中具有了新的含义和意义。我们没有理由完全丢弃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因素到底要不要改,这不是一概而论的。总是要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有的文化传统在时代发展中仍然保留着一定的积极因素,自然可以保留下来,而有的文化传统,所能保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就很多,而且糟粕的东西还有可能有损积极的东西,那就不如让其自生自灭。总之,一切不能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与环境。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58585.html

上一篇:关于朋友的话题
下一篇:基尼系数和贫富差距
收藏 IP: 221.216.125.*|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