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

已有 8870 次阅读 2018-9-28 08:3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国青年报》在冰点栏目里发了一篇长篇通讯,专门探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们的种种困惑和他们的感受。现在看来,这些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确实不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丧失自我,仍然在努力地克服自身的困惑,并且还寻找自身的更为适合自己的一条出路。

我读大学时,班上也有来自农村的同学,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年龄都比我大,而且基本都有了家小。他们来自北京的郊区,当时被称为远郊区的地方。他们可能以前都来过北京市区,所以并没有什么对城市的震撼的感觉。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富裕,所以当时的城市也没有如今这种光怪陆离的东西。我们和他们都没什么区别,相互之间聊天都很愉快。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回到农村,担任教师工作,有的后来也做了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干部。

有一位来自新疆的蒙古族同学,他的汉语说得不是太好,我没有和他聊过天。后来,我们在写回忆当年高考的文集时,读到他写的文章。他的家里在新疆牧区,家里很穷。但是他的母亲一直要求他坚持读书学习。后来知道有个到北京读书的机会,妈妈也是很激动,他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到能有这样的机会。他毕业后回到了新疆,先是担任教师,后来还在当地担任了政协委员。

我自己当了教师后,也担任了学生的班主任兼辅导员。我的班上也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学生。他们都很质朴,也很努力。当时的北京也还没有今天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各种怪诞的灯红酒绿,所以城市里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毛病,农村来的孩子也没有觉得这样的城市有多么不可理解。大家想做的事都很简单,把学上好,把书读好,将来干什么当时还是国家分配的。后来有不少农村的孩子留在了北京。他们一直都保持着那种质朴的精神,有的在学校里担任不同的职务,有的在国家机关里从事重要的工作。

在我后来教过的农村学生中,我在上课时会问到他们,在家里的时候干不干农活。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学生说他们在家里干过农活。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家里就让他们好好读书,农活不用他们干。我想,这样的家庭应该不是那种特别贫困的,至少多为小康家庭,甚至也会有殷实之家。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相对宽裕,他们在读书的道路上也是比较顺利的,要不然,也不能考进我们的学校。

当然,极端贫困的学生在我们学校也是有的,只是我没有遇到过。我看过对学生的一些表彰,其中就有那种因为家庭贫困,需要自己打工来维持学业的学生。而且他们不仅成绩出色,同时也担任一定量的社会工作。这样的学生的确很优秀。他们的成长经历也一定不平凡,我很佩服这样的学生。

我也听到过另外的情况,有些农村学生来到城市,一下子就被城市的丰富多彩吸引住了。他们也想过城市学生们那样的生活,也想和城市的同学们有更多的亲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要做到这些,是很吃力的,特别是因为家境不够宽裕,要想过上这样的生活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有的人因此而自卑,有的人因此而堕落,这是让人非常惋惜的。

不过在我看来,那种从根上就看不起农村同学的城市学生是极少数,大多数城市学生不会有意识地去歧视农村同学,但是由于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关注的兴趣是农村同学们过去所不曾接触过的。他们交谈的话题也是农村学生很难融入的。虽然他们自己无心歧视农村同学,但他们的交谈的内容、口气、语气,都有可能让在场的农村同学感到不适,因而产生一种被忽略、甚至被歧视的感觉。这让农村的孩子们十分难堪。这种情况是会对农村的孩子们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的。

其实,农村的孩子们能来城市读大学,这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优秀。他们不需要证明别的东西。他们没有理由自卑,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自信。虽然城市里的那么多奇奇怪怪没有见过,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农村的同学们来大学是读书的,是要为自己的未来开辟道路的。只要心里有这样明确的目标,其他那些干扰都可以置之不理。有些东西如果不懂,而在大学中又是应该去了解的,那么他们就去了解就是了,没有必要为了一定要融入城市同学的话题圈子而故意去那样做。大学里的时间并不充裕,要做的事很多,为这些不值得的事伤脑筋,费心思,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同学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应该关注的事情上,你在这方面的优秀表现,一定会让别人刮目相看。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别人看,而是让自己充满信心和力量。那些城市里的所谓多样的,没见过的东西,有不少东西不是什么好事。不去沾染那些东西是自己定力的一种表现。

我虽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但是对于当下城市里的一些东西依然没有兴趣。我的朋友和同事中,有人对于打高尔夫球有兴趣,有人喜欢打保龄球;还有人喜欢去足疗店,也有人喜欢去洗浴中心,还有人爱去酒吧、歌厅。我不认为这些地方都不应该去,只要是合法经营,去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我来说,我认为这些地方不是生活中的必须,是完全没有必要去的。我不去这些地方,对我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或许我的这一点感受,对于农村来的孩子们会有一点帮助。那些东西虽然是在城市中存在的,但对于有着远大志向的你们来说,那都是鸡肋,甚至比鸡肋还不如。因为那些东西是食之实无味,弃之不可惜。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37473.html

上一篇:梨花颂还是梨花祭
下一篇:国庆寄语
收藏 IP: 123.123.50.*| 热度|

14 武伟伟 崔宗杰 王安良 蒋继平 王海洋 黄永义 杨建设 代保湖 孙杨 吕喆 姚伟 罗鸿幸 王从彦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5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