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西文化在自信上的差异

已有 2946 次阅读 2018-7-19 08: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听了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在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栏目里的演讲,受到不少启发。他提到在欧洲启蒙时代,中国以人为本思想对启蒙学者的影响。这事以前我也了解一些。比如伏尔泰,在他的著作中极力推崇中国文化。只是这段历史后来不仅被欧洲人选择性的遗忘了,而且很多中国人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当然,这里不是要吹嘘中国文化,更不是要让中国文化压西方文化一头。这里只不过是讲述一个历史事实,让我们今天的华夏子孙不要忘记这一段历史,不要对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妄自菲薄。

想起多年以前的一个说法。一个西方人,在求职的时候,总说自己能干这个,能干那个。这在中国人看来,未免有点吹嘘。而中国人在国外求职的时候,开始并不会这一套,结果中国人很吃亏。因为外国的面试官们就会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是都不怎么行啊?怎么自己能做什么都说不出来呢?其实,这不过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偏爱张扬,而中国人习惯内敛。内敛者未必无能,正如张扬者未必全能是一样的道理。你说,让中国人一出国,立马改变心性,由内敛一下子变成张扬,这似乎可能性也不大。当然,有中国人适应得快,很快会具备张扬的性格。但这毕竟是少数,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得到的。

或许在国外那样一个竞争性的环境里,内敛的中国人可能会要吃一点亏,可能占不上什么便宜。但中国人在国内,在自己的家里,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国内也像在国外那样夸夸其谈,那这个人多半是会招人讨厌的。华而不实,是人们对于这类人最常见的评价。再说,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必要到国外开创一番事业,在国内踏踏实实地做事,同样也能做出成就来。所以,大多数的中国人,该内敛的时候依然内敛。一下子装成张扬的样子,估计不光别人不适应,连他本人也未必就适应。

中国人最常说的就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能干什么,我有什么本事,不是靠我们自己说出来、吹出来的。要看我的能耐,就让我做件事看一看。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妥吗?我以为没有什么不妥。而西方那种一上来就吹牛吹得不得了的做法,反而是弊端丛生。

这应该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了吧?中国文化在西方水土不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正如西方文化在中国同样水土不服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一定要让中国人适应西方文化的水土?恐怕未必有这个必要。当然,如果你人在西方,又打算在那里长年扎下去,要怎么做,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但是对于大多数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来说,那种一定要张扬,一定要吹嘘自己的文化,恐怕是很难适应的。

更多的事实现在也展现出来了。中国公司走出国门,在国外接了基本建设的订单,开始在国外做一个又一个大工程。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国人的特质也就开始显现出来了。中国人不张扬,不显山露水,踏踏实实,更不是靠吹牛,做出的活计都是扎扎实实的。让工程建设的所在国的老百姓感到中国人真是能做事、能干活的人。中国人的能力也就展现出来了。没有必要一定要像西方人那样,非要说自己如何如何能干不可。你干得活漂亮,下一个订单还有可能交给你。如果你只能吹,而在干的方面漏洞百出,那你再能煽乎,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中国文化是讲包容的,不是讲对抗的。这也是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不同的。中国人的对抗,往往是被外敌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不得不施展的。如果不对抗,就没有活路,那就只能是兔子急了还咬人的态度了。只要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中国文化还是坚持包容和宽待的。中国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没有包容的心理根本是不可能提出来的。为什么美国没有这样的观念?为什么日本也没有这样的观念,就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只有竞争、只有丛林法则,只有零和游戏,只有你死我活。而中国文化的包容,才能够提出互利双赢,提出共赢的观念与设想。

当然,文化的优势离不开实力的强势。如果没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文化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屋,缺乏坚实的根基。这样的文化所产生的魅力也是有限的。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在“五四”前后遭受到不小的指责和压力。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当下的时代,中国文化到底能够展示出怎样的魅力与实力?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之上?

中国文化的实力要建立在中国建设的实力上,建立在中国发展的实力上。这时的建设与发展是用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与思维方式来引导的。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需要展示我们的文化素养。只有在实力的支撑下,我们才能讲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弘扬中国文化,不是复古,不是抱残守缺,而同样是一种创新。这是思维的创新,是生活方式的创新,是道德风貌的创新。惟有创新,才有前途,才有真正的自信。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24802.html

上一篇:夫妻对话
下一篇:梦境与回忆
收藏 IP: 221.219.27.*|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