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贸易战的输赢

已有 2809 次阅读 2018-4-3 07: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似乎不少媒体都在说,如果中美两国打起贸易战来,没有赢家,只有双输。这类话对外面倒是可以这样说。但是在实际上,不管发生什么战争,不管战争打得有多惨烈,双输的情况是有的,但有时候也不一定。

所谓双输,大约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战争双方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是凭一时激愤就干起来了。结果双方损失都很惨重,这里没有赢家的意思,不是说一方损失惨重,而另一方损失没有那么惨重,而是说,双方在战争之前所预想的战略目标都没有实现。或者战争之后,整体局势的发展对于任何一方都没有有利的趋势。

第二种,双方都做足了准备,但是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都没有预先想到的。因为战争所涉及的因素太复杂了。经常会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渔翁鹬也得了,蚌也得了。所以鹬蚌双方都是输家。

或许,还有其他双输的局面,因没有考虑周全,这里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情况。

但对于中美贸易战来说,不一定出现所谓双输。当然,如果从经济损失来看,确实可能没有一家有便宜可占。但战争就是如此,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据说这就算是胜仗。在古代,兵力保存的多少就是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代战争也要计算战略目标实现与否。当然,现代战争大约不会只靠兵员的损失来计算胜败输赢。关键还是战略目标是否得到实现。

美国挑起贸易战,难道不知道美国在经济上会受损失吗?当然知道,而且一清二楚。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还要挑起这场贸易战呢?因为美国更看重的不是经济损失的数字,而是美国战略目标能不能通过这场贸易战而得到实现。所以,中国媒体上所谓双输的说法,在美国人看来,应该是比较幼稚可笑的。因为中国的计算只是看到经济损失的数字。中国的媒体在面对这场贸易战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美国的战略目标到底是什么?美国挑起贸易战,目标绝不仅仅是为了打压中国制造业,而把美国的制造业哄抬起来。那只是贸易战的一个小目标,真正的战略目标就是打压中国崛起的势头,或者逼迫中国做出大幅度的让步,从而如同当年美国对待日本那样,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最终给日本带来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发展的势头从那时起就一蹶不振。

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算盘珠也是这么拨动的。当然,今日中国与当年的日本是根本不同的。日本虽然在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但在政治与军事上毕竟要受制于美国。而今天的中国完全不是那种状态。美国想要故伎重演,基本是没有可能性的。从中美双方贸易战的准备情况来看,中国是有准备的,美国是仓促上阵的,虽然美国挑事在先,可是美国在具体方案上还是一盆浆糊。而中国的应对是早就胸有成竹了。美国一说要征收多少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关税,清单还没列出来呢,中国这边的反制措施早就把清单端出来了。美国人自己都感觉很尴尬。本来想给中国猛然一击,结果拳头还没打出去呢,中国人接招的能力就已经让美国的拳头软了许多。就在昨天,中国开始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15%到25%的关税。

我们在警告美国不要挑起贸易战的时候,可以跟他说,这样的结果是双输,实际就是告诉美国,你根本赢不了。那么中国如果真的认为是双输,中国为什么还要奉陪到底?难道只是为了报复?这样的设想未免太简单了。因为中国知道得很清楚,在打贸易战上,美国确实根本赢不了,而美国在这场贸易战停火之后,所遭受到的结果那绝对会比中国凄惨多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单就这一点来说,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就是输定了的。

美国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那就实际上等于给了中国一个更大的战略机遇。美国通过这次失利,已经知道再启用这老一套贸易战的做法已经起不到压制中国崛起的作用了。当然美国并不甘心,他还会想方设法找到新的办法来对付中国。但至少,贸易战不起作用了,中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美国新战略还没启用之前的空窗期,抓紧发展自己。不知道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算不算中国赢了这场贸易战?

当然,美国从来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一定会用另外的方法来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博尔顿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处理,这个家伙据说是鹰派中的鹰派,一直叫嚣要用战争手段解决美国的问题。可以预料的是,如果美国采用了这个家伙的战略思想,准备打一场军事上的热战,虽然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美国的国际垄断资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硬要铤而走险,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对此,中国必须要做更为充分的准备。要不然,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要天天结合实战练兵,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就是为准备打这样一场硬仗吗?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07076.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会让人失业吗?
下一篇:两个超市
收藏 IP: 123.120.99.*|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