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民国大师

已有 2803 次阅读 2018-3-5 07:0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说起所谓民国时的大师,有人还用了“难以望其项背”的形容词。我对于当下里对于民国时期的所谓大师的说法,是有那么一点存疑的。为什么呢?

我想过一些时候。我以为,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大约主要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在中国当时还是处于开拓性的状态。或者说。这些领域中国原来都是空白。这些大师们从国外留学回来,在国内开始为这个专业领域进行了奠基式的工作。在此之后,这个领域里的研究者们多为大师当年的学生,学生自然很尊崇老师,而且一般说来,大师后面的第二代学生中,能超越大师的是极为罕见的。而后来学生的学生,也大约如此。所以,大师的光环十分耀眼。

然而,这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大师们,是否已经超越了他们在国外的老师?我以为,这是判断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他们的成就超越了他们的外国老师,那么他们是堪称大师的。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大师的名称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水分?

当然,当年出国留学的学子们数量也不是极少数人,也算得上有那么一批人吧。学习同一个专业的,一般也不会只有后来被称为大师的那一两个人,也得有个三五个、七八个之多。而在这些人里,只有一两个人脱颖而出,说明这些后来被称为大师的人,也真有两下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很优秀的。至少比同龄人优秀那么一点。

他们多为在国内开拓领域和打基础的工作。这个工作当然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工作,国内恐怕就没有这样的研究领域。所以他们的工作是很可宝贵的,也是让人十分尊重的。然而,一个学科的发展,肯定不会只是由奠基者独自承担。后续的学生们,以及学生的学生们,都有可能参与其中,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所以,我不太赞同所谓难以望其项背的说法。大师们当年能够成为某个学科的奠基人,有他们自身努力的原因,也有他们恰逢其时的幸运。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一位,那么也会有另一位充当这个学科的奠基人,那么他也可能同样成为大师。

所谓难以望其项背,就是说永远也赶不上。这种说法,可能值得商榷。如果后一辈永远赶不上前辈,那么这个学科大约只有衰落下去,最终成为一个自身消亡的结局。这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吧。后辈的学者,可能不是奠基人,没有前辈那么大的名气,但这不等于说,后辈的研究者在学术成就上就永远无法超过前辈。其实,正是因为后辈的学者凭着自身的努力,为这个研究领域不断开拓新的边界,积累新的知识宝库,让这门学科和研究领域不断发射出更为灿烂的光芒。虽然后辈们不是奠基者,但不能因此就说,后辈就一定难以望其前辈的项背。这样的观点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中国的航天事业与导弹工程,其奠基者是钱学森。当然,钱老的工作与贡献是民国那些大师难以比拟的。这只是说明一个例子。最早的东风4号今天看起来,实在相当原始。但在当时,这就是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成就。现在的东风家族系列,早就超过东风4号了。后辈的人们也同样付出了心血,也经历了巨大的牺牲。或许没有人称他们为大师,但是他们的成就与功绩也是很伟大的。这怎么能说,后人们就一定不能望前人之项背呢?这样说既不公平,也不符合实际。

今天中国的科学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这种井喷式发展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经过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共同拼搏,共同奉献而创造出来了。每一代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没有人称他们为大师,但是他们的贡献并不一定比那些被称为大师的人要少。

大师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几乎是无法定量的。当然,作为一种尊敬的称呼,偶尔用一下也无不可。只是,我不赞同把民国时期的有贡献的学者捧得那么高,甚至把一些公开表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不加分析的乱吹乱捧,这里是不是有其他的动机?民国是什么状态,国民党政府什么时候真正重视过科学,重视过学术?表面的样子会做出那么一些,但在实际上,那个时代,中国的科学事业被挤压得几乎透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大师还能很潇洒地去开疆拓土,还能有精力去研究自己心爱的专业吗?中国的很多科学家是解放后才回到祖国的。因为只有新中国才给他们带来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这话没有错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02306.html

上一篇:带着有色眼镜的人
下一篇:麻将、赌博
收藏 IP: 111.197.81.*| 热度|

5 吕喆 刘建彬 王安良 郭景涛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