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从《芳华》看歧视

已有 3760 次阅读 2018-1-7 08: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电影《芳华》中对于所谓干部子弟对于来自农村女孩的排挤、蔑视等做法引发了网上不少的争论。有人说,这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有人则回应说,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表现。你那里没有这样的情况,不等于别处没有。你那里这类情况不严重,不等于别处不严重。艺术总是要通过代表性来表现。矛盾集中起来才能更突出的表现其中的意蕴。

乍听起来,似乎双方都有道理,这样的争论听上去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但是,如果真的了解当年的情况,认真回忆和思考一下,发现其中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特别是所谓矛盾集中表现的说法,更有不少疑问。

简单说来,在文革中和文革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极“左”的错误影响,对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有了错误的引导。但同时也要看到。“左”的东西并不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尽管它影响相当大、相当严重,但仍然不能说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人民观念中的主流。在解放后,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劳动光荣,是人人平等。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企业、学校、机关和部队,都不可能允许存在对来自农村的农民子弟,或者对从事某一类体力劳动(如清洁工、淘粪工)的劳动者公开歧视和排挤的现象存在。如果有这类现象存在,那么,有这类行为的人必然会遭到单位和其他人的批评与指责,而且这类观念同样会被归类为旧社会的旧思想那里去。

当然,即使在文革前和文革中,仍然存留着这类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有的,并不因为当时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让这样的歧视销声匿迹。那样一类歧视与排挤底层人们的现象也会不会绝对绝迹。但要知道,存留有这类观念的人是少数,而不是多数。所以在大环境下,农民出身的人,家庭生活贫困的人,并没有多少人会直接感受到社会的排挤与歧视。

当然,那个时代也有一种歧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引下,对于家庭出身为剥削阶级的子女有着各类歧视。在文革前,这种歧视是隐形的,而在文革中,这类歧视是显性的。当时这样一些家庭出身的子女,是不可能被接纳进入部队的。这样的一类歧视应该说,在部队里是存在着这种观念,但由于几乎没有这样的家庭子女能够进入部队,所以对这些人的歧视也就说不上是存在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存在着这类歧视当然是错误的,是脱离实际的,也是应该改正和消除的。

在文革中,极“左”的环境对所谓工人、贫下中农子弟似乎有着更为善待的状态。虽然这样的状态并不是正常的,但至少可以说明,那个时代,不可能对于贫苦家庭的孩子,有所谓明目张胆地歧视与排挤。如果有某人在那个时候胆敢这样做,那他就会被戴上阶级立场有问题的帽子,就会被怀疑对贫下中农没有感情。而在那个时候,任何一项这样的帽子都会让人吃不消的。

再说干部子弟。在文革前,大多数干部子弟在家教的影响下,生活是朴素的,学习是努力的,没有那么多纨绔子弟。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人。但大多数干部子弟都是很好的。真正干部子弟出现问题是在文革结束后。由于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的老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在文革中吃了亏,倒了霉,于是总想在物质上对自己有所补偿,同时也想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给自己的子女有所补偿。一些干部子弟的歪风邪气在这个时候开始冒头。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中的赵姓指导员,想通过自己当官的父亲,把自己调离前线部队,也正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事。在文革中,和文革前,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类事情发生,但绝对是极个别的。而在文革后,这类现象开始成为社会中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毕竟那些官员在做这些不太光彩的事情的时候,还远不像后来那样肆无忌惮。所以当时真正敢这么干的也不是多数人。只是后来,这个问题才会愈演愈烈。

严歌苓所创作的小说,几乎都是对当时中国社会这种阴暗面的描述。可以说,在我读过的她的作品中,没有一部作品是不阴暗的。在对解放后的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评价中,曾经有人用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更有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而严的作品,是两个三十年都是否定的。她写的作品中,凡是涉及前三十年的,都是如同改编为电影《芳华》的原小说那样,充斥着灰暗与阴霾。而对于后三十年,似乎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好话。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央就针对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媒体报道,强调不能用后二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到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中央再次提出不能用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也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而严的作品则是两个三十年都是要被她否定的。

对于电影《芳华》,有位电影界的导演说过,今天中国社会,商业大潮对人们善良价值观的冲击要远远超过改革开放之前。这是一句实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无诚无信,这些年的严重程度不知要超过以往多少倍。有人以为,今天这类情况,在《芳华》所描述的那个年代也是存在的。严格说来,真不是那个样子的。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问题,但那个时代的问题与今天的问题不完全是一回事。

电影《芳华》里有一句台词: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对这句台词,我不是太同意。如果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他根本就没见识过善良,如何识得善良。在他的内心,应该充满了对这个对他不善良社会的怨恨和仇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所谓那些反社会的罪恶,往往是因为童年时没有得到过善待。如果要补充一下,应该说,只有在逆境中被善良光顾的人,才会懂得善良。或许还有一点道理。

有人也许会说,如果你认为今天不好,今天不如过去,那你愿意回车当年那个时代去吗?这样的说法叫不讲理。第一,从生活整体情况来说,没有人愿意回到当年那个时代;第二,你就是想回去也回不去;第三,对那个时代某些美好因素的回忆和怀念,不等于否定今天的社会生活。但是,人们有权利怀念当年某些美好的东西,而今天确实有些美好的东西给丢掉了。今天的人们不是完全回到当年那个时代,只是想要把那些丢掉的,但确实又不应该丢掉的东西找回来。这有错吗?有人又会说,每个时代就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过去时代的特点,今天不可能找回来了。或许这样说也不是完全无理。但不管怎么说,在人们内心中,如果有可能,为什么不能把过去美好的东西找回来,而丢弃今天让人厌恶的东西呢?这样的情况真的就无法改变了吗?恐怕未必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3494.html

上一篇:肯定与否定
下一篇:给中国添堵的外国大使
收藏 IP: 114.241.15.*| 热度|

10 许培扬 谢力 赫荣乔 吴嗣泽 徐令予 汪晓军 郭景涛 石磊 周浙昆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