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思政课的抬头率

已有 3794 次阅读 2017-12-29 07: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最近报道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抬头率”问题。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教师,谈到了这个问题。那位老师说,一个是要找到在手机和网络上找不到的材料,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尽最大可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但同时也提到,这是一门理论课,不可能总靠新鲜感这样的兴趣来吸引学生。我对这两点意见,都表示认可。但是,应该还有更为深层的问题存在于其中。

刚解放的时候,许多热血青年都向往革命,因此,对于革命的理论也同样很向往、很热衷。在那个时候,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谓“抬头率”的问题。大多数年青学生在这个方面都抱有较大的热情,希望通过学习革命的理论,让自己在思想和理论水平上有进一步地提高,使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能力承担祖国建设与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当然,当时的政治运动也确实比较多,学生们感觉,在这种政治运动不断迭起的时期,也有必要学好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后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的氛围中,这种对理论的热情并没有消减。当然,在极“左”的环境下,有些对理论的热情也不可避免带有这种“左”的气息。特别是空洞而抽象的脱离实际的热情,也为后来走向事情的反面留下了错误的通道。

在文革结束,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现实的时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从曾经那种狂热的烈度,开始迅速降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一种降温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总保持那样一种过于狂热的状态,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时间的冷漠,则是对当时极“左”狂热的一种反动(reaction)。

改革开放最初的年代里,西方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进入了中国。青年中那种对这些看上去很新鲜的东西拥有一种少有的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热情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至少它代表着一种欢迎开放的精神。但是,与此同时,在这种西方理论进入的背后,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有意识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动机,而这一点并没有被当时更多的人们所警觉。

当时的情况是,中国是落后的,西方是先进的;中国是贫穷的,西方是富有的。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很难再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在一些人们内心,似乎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空谈,是一种虚妄,而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虽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且复杂的。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打算真的去深入了解其内在的本质原因。

在这个时候,要维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地位的确非常困难。尽管我们的宪法与党章都没有丢弃这些方面,但在人们的内心里,似乎都存在某种有意的忽视。在那个时候,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得异常艰难。中共党史已经改成了中国革命史。这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课程。在中国革命史的课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在有意无意地被削弱,而国民党抗战内容则成了一个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顺便说一下。国民党抗战是历史的事实,没有什么可避讳的。但中共党史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这与单纯讲述中国近现代史,而去所谓纯客观地描述史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抗战的历史正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环节。国民党政府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态度是消极的,这也是历史的事实。当然,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和海南琼崖纵队、东江纵队的英勇抗敌的感召和影响下,包括国民党军队下层官兵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同样也是历史的事实。

在最近三十年来,高校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艰难前行。进入九十年代后,有些情况比在八十年代略有好转,但程度有限。因为这个时期,在八十年代受到西方价值观影响的青年学生,这时有的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他们的思想深处并不真的相信马克思主义这一套。他们在课堂上开始只是小心翼翼,后来就明目张胆地公开与马克思主义唱反调。这种情况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也依然存在。可以想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面临着怎样的尴尬。个别老师的这种错误言论,在学生那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虽然没有公开与马克思主义唱反调,但是他们要课堂上,并不花费主要的时间来讲述马克思主义,他们更多的倾向于讲所谓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很有趣,学生也喜欢听。但是这不是在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他们把课程的内容给掉换了。这种偷梁换柱,看上去问题不大,但是在根本上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基。用所谓无害的内容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容。他们的回避,实质上也是在抵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所以,要解决学生听课中的“抬头率”问题,主要还不是在解决授课材料上,更重要的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上。要把一切不合格的教师,从这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队伍中清除出去。同时要吸收更多的年轻的,真正信仰或者准备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常识的教师进入这个队伍中来。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根本性措施,而且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至于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虽然也很重要,但如果教师队伍问题解决了,那些事情就不会再成为问题。当今世界丰富多彩,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也是丰富多彩。有这么多现实的材料,更有很多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师们何愁找不到在课堂上讲授的资料和内容?比如,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底要怎么走?中国现实的问题要靠什么来解决?当今世界的局势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又是处于什么样的态势?这里可讲的东西多了去了,而且绝对不会枯燥。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激发出教学的热情。相信这样的热情一定会感染学生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91989.html

上一篇:诚信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
下一篇:德国资本与中国企业
收藏 IP: 123.113.219.*|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