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重奖学术论文是为了什么? 精选

已有 8286 次阅读 2017-8-19 02: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光明日报》展开一个讨论,关于对于科研论文要不能重奖的问题,讨论的题目是,用什么激励你,我的科研?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也不容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所谓科研,大约可以划分成这样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研究,是研究基础理论的,算是比较抽象的一种研究;另一类是应用研究,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解决现实中应用的实际问题。这两种研究,在不同的机构,也都有不同的情况。

在专职研究院所里,既涉及到基础研究,也涉及到应用研究。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与研究兴趣,来参与不同种类的研究领域。一般说来,做基础研究的,更着重于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挖掘。一个是考察既有的理论是不是存在某些瑕疵,是不是需要改进?同时,随着理论自身的发展,研究工作也要随之发展,而且不断地进步。而应用研究,主要是要把握现有的理论是不是有可能应用到技术当中?或者现有的技术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得到突破?在专门的研究院所里,不需要什么激励机制,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在研究院所里,不做研究,还能做什么?成天闲待着?这不光不好看,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特长与兴趣、爱好,研究者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一般说来,一旦进入到研究领域,很多工作就立刻涌现在你的面前,你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要做出一点东西来的,多少都要有那么一点进展的。当这些工作有了进展的眉目时,人们都会为此感到兴奋,感觉受到一定的鼓舞,这也会激励他们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高等学校里,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在高校中,有的也确实有一些专职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学方面,一般对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和具体的要求。所以他们一天到晚就必须在自己的领域里折腾着。这里需要额外的激励吗?似乎也不是很需要。在高校里,如果没有教学任务,那你也是专门去做研究的。如果你不去进行研究,那你就没什么事干。这似乎没有哪个领导能够容忍。如果你不干活,不光领导有意见,同事们也会有意见。这么多活,大家都在忙,凭什么就你一个人可以闲逛,可以什么事都不干。时间不用太长,舆论的唾沫就会把你喷得够呛。当然,如果有那种死皮赖脸,就是什么活不干的。这只能说明这种单位的领导管理的水平太差。所以要换的不只是这个研究人员也要换这个部门的领导干部。

在高校里的有着较重教学任务的教师们,情况可能就比较有特色了。一般地说,科研需要激励的往往也是这一部分人。他们平时有较重的教学任务,所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比较紧张。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领导还是希望老师们多做科研。或许你去研究基础理论,或者你去研究应用领域,或者你能拿到若干专利。当然,最出风头就是在国家最牛的刊物上发表了你的论文。一般说来,能在最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可以说,其水平还是得到认可的。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这既有可能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可能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当然,还是要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如果这样的论文确实是在相关领域里有了突破式的进展,那么重奖作者就没什么可说的。前提是要经过多方面的第三方专家进行审核与评判。而且如果真要重奖,就必须谨慎再谨慎,确实能证明这是在相关领域中的扛鼎之作。

这样的情况在高校中虽然存在,但毕竟是极少数。多数老师们写的文章未必都能发展在顶尖最牛的刊物上。这里的原因很多。但这同时也不表示,没有发表在最牛刊物上的论文就一定水平较差,就一定比发在最牛刊物上的文章要差出很远。任何情况都未必如此极端。

高校要求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们积极发表研究论文,这个要求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希望用奖金来激励老师们的投入看来未必有好的效果。研究成果的第一个原因是研究者的兴趣。没有兴趣,再怎么激励也未必能出成果,至少不会产生出理想的成果。而兴趣这种东西只能是培养而来,不是靠激励而来,特别是不靠奖金的激励而来。所谓奖励,其实只能是事后的一种表示,而不是事先的激励。

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无论是在基础领域,还是在应用领域,其研究的动力主要还是依赖于自身的学术兴趣。曾经有一段时间,某些校系的领导,看到自己学校的担任教学任务的老师们,没有什么动力来研究学术,也不写学术论文,于是就出台一些考核办法。如果你没能达到这个考核指标,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而这种考核指标中,就包括要在什么样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论文。而且,达到这样的指标,才有可能晋升职称。这真的会督促老师们进行真正的研究吗?我看未必。因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原来有兴趣研究的,不会因为出台这样的考核指标就会做得更多,也不会因为没有这样的考核指标就不再研究;而原来那些没有兴趣研究的,出台了这样的考核办法,会逼着他们不得不去写论文。可是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兴趣,能写出像样的论文吗?如果写不出来,甚至憋也憋不出来,那就会怎样?就会出现抄袭和剽窃,就会出现学术造假。这样的情况在现在实在是不少,而且简直是太多了。那一百多篇论文被要求撤回,就表明这类的所谓激励机制是有问题的。

对于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喜欢做这事的人应该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来做这样的事。对于实在没有兴趣做这种事的人,不做也罢。如果不写论文,能讲好课,有什么不可以?逼着人家做不喜欢做的事,而且还要以此来约束人家,这样做到底有多少合理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71722.html

上一篇:朝中有奸佞,尚须爱国否?
下一篇:面对环境危机,悲观还是乐观
收藏 IP: 111.197.118.*| 热度|

12 史晓雷 杨正瓴 姚晓 陈南晖 马志超 彭真明 吕喆 赵振明 徐耀 黄永义 xlsd ncgq4112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