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新老大学之对比

已有 2532 次阅读 2017-6-2 08:4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最近,在网上不时能见到回忆当年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的文章。西南联大确实了得,中央大学也不含糊。应该承认,这两所大学,在当年的中国,确实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过,有些回忆文章说,中国现在的大学没有一所比得上当年这些大学的。说这样的话到底依据是什么?那些回忆文章里都没有说。那么既然没有拿出更有力的依据,这样说是不是有点那啥?

中央大学是当时国民政府倾全力所建,在亚洲确实有其卓越不群的地位。西南联大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仍然坚持孜孜不倦地办学与育人,确实都有很宏大的理由。但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就把今天中国大陆上的所有大学都全部碾压了?这倒是应该琢磨一下的。

回忆文章中的一个指标主要是说当时中央大学是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占前50名的位置,连日本东京大学都无法与之相匹。当年的排名是依据什么样的指标,回忆文章里也没有说。不过,在考察中国大陆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时,也不能忽略历史上的一些背景。

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而办的。无论从师资,从图书资料,都与在抗战之前无法相比。当然,西南联大确实优秀,有一批优秀的师资,也有一批优秀的学生。这些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中央大学在卢沟桥事变后迁往重庆,其各方面资源也遭到很大的制约。当然,中央大学整体的实力还是不容低估的。但不容否认,抗日战争经过前后十四年的苦战,国内高校教育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再加上三年解放战争,这些高校本身的生存都面临着较大的危机。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连教授都要上街游行,反饥饿、反内战。在那样一个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能有什么样的成就?难道不是可想而知的吗?

新中国成立之时,百业凋零,高等学校也不例外。再加上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封锁,情况只能更加恶化。后来,苏联帮助我们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我们的高校建设与改革,也是围绕着国家工业化的目标。所以,中国高等学校与高等教育基本摆脱了西方高等教育的那一套模式,而更多的是学习苏联的高教模式。

这里暂不评论苏联高教模式与西方高教模式孰优孰劣的问题。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他们为国家工业化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说一点极端的话,中央大学和西南联大再了不起,在培养中国工业化人才方面,他们比得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这些大学吗?高等教育或者高等学校再牛,如果不能培养足够的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那么这样的牛之意义何在?

中国的高等教育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全面与深入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在尝试不断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肯定有不少失败的经历,但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顿下来。我们还经历了文革那样一个非常的时代,对于我们的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也都产生了极负面的打击。但是,我们毕竟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我们正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中国今天的高等学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所培养的人才都不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能比拟。今天,国家工业化正在成体系式地发展,与我们培养的大量的各行各业的工程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支强大的工程师队伍,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抗争的。

虽然,我们的高校,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不能放任这些问题而置之不理。但在那些诋毁当今中国高校的言论面前,我们还是要看到我们高等学校在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那种所谓排行榜,所谓排名榜,其实际意义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

鲁迅小说中的九斤老太,总希望说一代不如一代。现在那些过度夸赞西南联大与中央大学,而实际不过是想讥讽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言论,同样也是那种所谓一代不如一代的观点的表现形式。我们不否认,无论是中央大学还是西南联大,有些好的传统,有些好的制度,是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与借鉴的。但我相信,在那个时代,也肯定有他们自身的问题,只是今天的那些回忆文章都避而不谈,似乎在为尊者所讳。看看钱钟书的《围城》,也可略知当年那些民国国立高校中所存在的污秽与肮脏之一二。

学习先辈是需要的,借鉴前人的优良传统也是必要的。只是,没有必要用前人来贬低今人。这样做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说今不如昔吗?现实是真的今不如昔吗?请拿出依据来。只是不要只说当年的好,不说当年的歹,同时也不要只说今天的歹,而不提今天的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58550.html

上一篇:A状态是相似的,还是非A的状态是相似的?
下一篇:自动化生产与劳动价值论
收藏 IP: 222.220.0.*|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