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创新需要教育吗? 精选

已有 4859 次阅读 2017-3-30 05: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在总在强调创新教育。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创新需要教育吗?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太清楚,换个问法,创新的内容是需要教给学生的吗?这个问题好像仍然不是太清楚。再换一个问法,创新是通过教育而产生出来的吗?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科学技术领域,都有了无数的发明创造,有了数不尽的创新。或者说,在19世纪之前的世界上,能称得上大学的教育并不多,可是自1718世纪以来,科学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真如突飞猛进一般。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工业革命,更是为生产领域里的创新燃烧出熊熊大火。

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与生产领域里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初看上去,这里似乎不需要什么创新教育,而创新的结果却一个又一个的井喷出来。这是怎么回子事呢?

要知道,人们的创新活动本身不是直接来自自身的头脑,而是来自客观世界的发展,以及人类生产与实践活动的需要。看见一个问题,觉得需要解决,天天去琢磨,想方设法去尝试。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终有一天获得成功。这大约就是普通的创新过程了吧?

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提出创新教育了呢?这大约是因为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各国之间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制造领域里存在着剧烈的竞争。而在竞争的背后就是看哪个国家能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急需要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于是,有关方面就带着这种紧迫感提出了所谓创新教育。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紧迫的心情也恰恰表现出,人们对于如何才能创新,特别是如何才能出现大面积的创新成果,其实并不真的了解。人们以为,只要提出一个药方,注射进某种促进创新的激素,那么创新成果就一定会如地质井喷那样自动地爆发出来。显然,这并不是客观的事实,只是人们想象中的样子。

正如人的健康不是光靠吃大量的补药就能维持一样,创新成果也不是靠什么创新教育就能大量的产生出来。这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而所谓创新教育,不好说完全没用,但至少是在诸多因素中,作用较小的那一种。

人们都知道,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因素里,创新活动本身是需要某种宽松的环境的;创新是需要大量而丰富的想象力的;创新是需要在前人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人们的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压力,但又不能让这样的压力过大;创新也需要各个方面有机协调、精诚合作,等等。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如何鼓励与保护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恐怕是创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而我们的现行教育所做的,不能说完全没有鼓励这个方面的因素,而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与鼓励创新是背道而驰的,是起反作用的。天天要做那么多作业,在中考与高考前,要做那么多片子,重复的让人厌烦的题海是最有效地扼杀创新的杀手。为了作业,为了考试,任何课外的兴趣都尽可能地被压缩了。而本来是有可能鼓励创新和培养兴趣的艺术学习,也成了升学加分的手段,把有可能出现的那么一点兴趣,愣是能给活生生地掐死在摇篮之中,代之以强迫、无聊、恐惧和厌烦,再加上疲劳和无奈。

与创新教育比起来,我们最需要的恐怕还是改变我们教育的基本思路,即使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避开应试教育,但至少要开始努力,把应试教育的危害降到尽可能的最低程度。我们需要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课外活动的更多且更大的兴趣。我们更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勇敢地参与讨论,更需要质疑的胆量与习惯。如果把创新的目的性做得太直接、太明显、太强大,往往都会适得其反。什么叫润物细无声?那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

或者说,对于我们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一定要刻意强调创新,而是从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出发,给他们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又适宜这些方面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同时,我们的教育环境也需要多方面供给他们培养这些能力成长的营养素,让各种思想能得到自由而欢畅的飞翔。

正如任何作物生产的情况一样,我们不能指望撒下一颗种子,就一定会长成一株可以成材的参天大树。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估计都是类似于广种薄收的状态。当然,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广种了,也未必有薄收。如果我们供应的营养足够,能够形成肥水沃土,且种子品种优良,那么真有可能收获更多的人才与创新能力。只是也不要期望过高。一旦期望过高,下手未免就会更狠,而最终的结果则往往适得其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42509.html

上一篇:制造业与服务业
下一篇:对国有企业泼脏水的不实之词
收藏 IP: 61.51.77.*| 热度|

11 张骥 姚伯元 陈南晖 杨帅 黄永义 代恒伟 吕喆 xlsd lastcat zjzhaokeqin houzheny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