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读经读出了什么?

已有 2614 次阅读 2016-9-13 07:5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有媒体报道,有“读经少年”苦学十年最终却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悲剧。在这些孩子本来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却被家长送去“读经”,最后甚至连字都认不全,他们与现实生活完全都脱节了。这些孩子现在几乎无法融入社会。这样的悲剧令人心痛。

送孩子读经的家长们,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希望孩子能从幼小的时候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至于家长们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功利性想法,报道中没有说,人们也无从猜测。

不过,可能有一点,是家长们没有搞清楚的。传统文化中的所谓“经书”,主要是指“四书五经”一类,所产生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较早时期的产物,这些经书的写作与完成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所以,这些经书并不是超越任何时代的,不是在任何时代都是行之有效的。家长们可能以为,只要是优秀的经典,只要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那么让孩子们去读这些东西,只能是有益无害的。

任何经典都不可能脱离它所产生的社会现实。而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传统经典的意义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看不到这样的改变,依然盲目认为,优秀的经典是可以超越时代与现实的,那无疑是比较荒谬的。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而五经包含的内容就更广泛些,是儒家倡导的经典。这些典籍确实都是中国文化的至宝,但并不都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真不知道那些孩子的家长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如此脱离实际、脱离社会呢?难不成真把儒家经典当在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了吗?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呢?实在让人不能理解。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那这些儒家经典是一定要考的。所以那时的考生们都必须去读这些东西。即使在那个时候,人们也并不认为这些东西就是多么可贵、多么可爱、多么让人爱不释手。主要原因是,这是敲门砖,没有它不行。没有读过这些经典,入不了仕,出不了相。所以再怎么不喜欢,再怎么讨厌,可是你要出人头地,要做官,这就是必走之路。《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死不喜欢读这类书,贾政逼着他读,他还是不喜欢读。贾政为此责罚他,毒打他,也一点用也没有。所以。读这些东西实在是无趣得很。

民国之后,开办学校,过去的私塾已经越来越少了,但也没有绝迹。可是大多数人已经不太让自己的孩子再到私塾里去读这些儒家经典了。更多的人看到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与必要性。鲁迅甚至更极端地提出不要读中国书。这里的所谓中国书,也就是指的这类四书五经。当然,鲁迅的说法也实在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传统教育弊大于利,再不强烈反对就真的是要误人子弟了,更不要说会误国误民了。

或许我们在文革中对传统文化批判得太厉害了,以至于把许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都丢掉很多了。今天的人们觉得这其实还是很珍贵的,需要把它们好好地保护起来,需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知道它们的好处。这样的出发点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凡事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总要与当前的现实联系在一起。

正如我们保护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一样,我们保护它们,并不等于我们今天还要继续大量地复制它们,大量地使用它们。因为毕竟今天的社会和今天的生活需要与之相适应及相适合的各种形式。那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经典也应该具有同样的态度。传统的文化成果是需要保护,也需要传承,但不等于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中,还要沿袭过去的那一套完全不加改变的传统做法。这应该算是食古不化了吧。

或许,我们不应该指责这些孩子的家长十分愚蠢。他们只是不了解传统的东西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他们自己对于这些传统的经典也不是很了解。他们让孩子走了这样一段弯路,也等于是他们自己也走了这样一段弯路。但孩子们毕竟还算是年轻,要纠正过来虽然不那么省事,但也不是做不到。这样一个教训是值得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汲取的。

有人会食古不化,也有人会食洋不化。我们既不能把传统的古老文化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同样也不能把洋文化也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这两种做法都是脱离实际的。可是对于食古不化,人们多少还是有一点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的。但是对于食洋不化,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被其所迷惑。原因在于,我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落后于西洋文化,所以对于西洋文化,人们更多地会去崇拜。这样做本来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并不等于这样做就真的很有道理。毕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接触到什么样的文化,我们都不能完全抛开我们当前的客观世界,不能脱离当前的实际。我们总得用自己的脑子好好想一想,分析分析,做出冷静的判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02619.html

上一篇:生产实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下一篇:中秋杂忆杂说
收藏 IP: 221.221.95.*| 热度|

2 吕喆 zousu201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